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2013-06-24 21:03:51)
标签:

杂谈

    东汉越窑青瓷双系罐。这件小罐与武林馆区那件完全一样。
http://s16/mw690/59916dcegdfe42da8df8f&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南朝瓯窑莲瓣纹青瓷唾壶。哇,瓯窑的东西也很好嘛。
http://s4/mw690/59916dcegdfe431a99443&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瓯窑在今浙江温州一带的瓯江两岸,是因瓯江而得名。晋代杜育《荈赋》说:“器择陶拣,出自东瓯。”今人认为历代传载有误,应该是“器择陶拣,出自东隅。”东隅就是指浙江。我看“东瓯”也有道理,说不定正是因为当时瓯窑的瓷器非常有名呢。

    南朝瓯窑莲瓣纹青瓷罂:
http://s2/mw690/59916dcegdfe43380b051&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啊,又是不凡的龙泉窑。南宋龙泉窑刻花青瓷粉盒:
http://s13/mw690/59916dceg7cca06ac512c&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南宋龙泉窑莲花纹青瓷夹层碗:
http://s12/mw690/59916dcegdfe44abb28eb&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元代龙泉窑“落花流水”纹青瓷盘。
    虽然盘沿贴塑的小花朵略显板滞,但盘心的刻印花卉仍然十分出彩,“落花流水”的意境也很吻合。
http://s6/mw690/59916dcegdfe44d3120d5&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左为唐代邢窑“官”款碗,右为唐代定窑花口“官”款盘,胎都很薄:
http://s3/mw690/59916dcegdfe4504ae542&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唐代定窑花口“官”款盘,盘底刻一“官”字(可能看不太清楚)。浙江省博的几件定窑白瓷,比我在大英博物馆看到的还精致、白度高。
http://s16/mw690/59916dcegdfe452ab10af&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正好浙江省博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河南新出宋金名窑瓷器展”,是展览的最后一天,被我赶上了。主要展出了汝窑遗址和钧窑遗址的考古出土物。
    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汝窑址发现的汝瓷残片:
http://s9/mw690/59916dcegdfe45763a0a8&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和宋代其他名窑一样,同为青瓷,即便同窑所出,也会有色差。上图瓷色偏绿,下图偏蓝。色差我不以为是坏事,而以为是好事,正是这种色差造就了美的千变万化。
http://s15/mw690/59916dcegdfe5326dd93e&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北宋莲瓣深腹碗(汝窑址出土)。传世汝窑名器都偏蓝灰色,而清凉寺汝窑址出土了好些偏绿色的瓷器。
http://s11/mw690/59916dcegdfe535dc8f8a&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北宋莲瓣纹盏托(汝窑址出土)。其实俗称“酒台子”,上面放置酒盏的:
http://s4/mw690/59916dcegdfe53a0ae943&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北宋莲瓣纹盏托(汝窑址出土)。这件颜色偏蓝一些。
http://s12/mw690/59916dcegdfe54154aa1b&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北宋花瓣形盏托(汝窑址出土)。类似器形与大英博物馆所藏的一件汝瓷一模一样。不过这已不是“酒台子”了,而是茶托,上面放置茶盏的。因为宋代茶盏流行斗笠形,足很小,正好搁在这样开口很深的茶托上。
http://s1/mw690/59916dcegdfe54a31d490&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北宋末年玉壶春瓶(汝窑址出土)。不论是釉色还是造型,都与大英博物馆藏的一件相似。当然,那件是完整器。
http://s2/mw690/59916dcegdfe54d63ba61&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清代“白菜叫蝈蝈”象牙雕。白菜、小米穗子、水果、蝈蝈,均以象牙雕刻而成,外面还染上色。
    对此做法一直怀疑其必要性。这牙的主人——大象若是有知,一定要问:“何苦来哉,何苦来哉!”
http://s14/mw690/59916dcegdfe575782fbd&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浙江省博物馆旁边就是“浙江西湖美术馆”,建筑作得很好。原地址上有三棵大樟树,设计者正好做出一个庭院来,把三棵树纳入其间,——好迷人的庭院;而三层的建筑则围合着它建造;明窗高敞,映出外面的绿荫与西湖景,让人心旷神怡。
    馆里正在展出“美国当代写实油画作品”,有两幅画我印象尤其深刻。——在这两幅画中,美国画家都是以唐三彩作为造型元素的。
    美人——
http://s12/mw690/59916dcegdfe57aa5051b&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三彩马:
http://s11/mw690/59916dcegdfe57cbe6c9a&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浙博孤山馆的另一侧则是文澜阁。
http://s12/mw690/59916dcegdfe5a4b78a1b&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文澜阁非同小可,可是清代存放四库全书的江南三地之一。当年四库全书编好后,除了四套存放于北京、沈阳的满清老家外,因为江南地区在编“四库”中贡献藏书功劳最卓著,也因为江南人文荟萃、文风犹盛,所以乾隆下令在扬州、镇江、杭州再各藏“四库”一套。杭州的即藏于“文澜阁”。
    可惜清末扬州、镇江、杭州先后遭遇太平天国兵火,扬州、镇江的四库全书付之一炬,唯有杭州,早在兵火方炽时,有识之士就偷偷想尽办法搜集、保护文澜阁藏书,后来经清末到民国,又几代人努力,孜孜不倦,传抄、刻印,终于把文澜阁的四库藏书基本补齐。这份识见、功夫和毅力,真了不起。
http://s8/mw690/59916dcegdfe5f3abbe37&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此阁为清光绪时重修的,青蓝二色为主,看上去很舒服。
http://s13/mw690/59916dcegdfe5a771a21c&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这是文澜阁第一进院落的左侧厢房,布置成了茶室,墙壁上端的山水画,让我想起宋人在室内墙壁上描绘山水画,是风行的做法。
http://s7/mw690/59916dcegdfe584557226&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清新的山水画,与通透的棂槅、朴素的木质家具,很搭。
http://s11/mw690/59916dcegdfe5972683fa&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当然不同于上面只有墙壁上端布置绘画,真正的宋代壁画常常画幅很大,自上而下绘饰。
    而在居室内装饰壁画,唐代已很风行。下图中的日本16世纪京都建筑,有唐宋居室遗风。
http://s7/mw690/59916dcegdfe724174666&690· 孤山馆区" TITLE="浙江省博物馆 · 孤山馆区"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