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慈湖,那一泓濯净尘俗的法流

(2024-01-18 09:54:08)
标签:

和光同尘

慈湖丰盛古寺

智慧人生

礼佛

灵魂栖息地

分类: 散文


                 慈湖,那一泓濯净尘俗的法流


                                          图/文 也之章

 

一、慈湖 

好多年没有回慈湖了。回慈湖前,总会让人发一通遐思......

记得儿时的慈湖,那山,如雾如纱绕裹着的山包茂林修竹葱茏滴翠;那水,袅娜逶迤,碧绿澄澈一湖鉴开。

慈湖地处粤北北江水域,是飞来峡水库辖区,原是北江支流黎溪河流域,因上世纪九十年代北江飞来峡水库畜水扩宽区域,面积达到近10平方公里,居民三万多人口。辖区内交通便捷,水路、陆路畅顺,广乐高速、广连高速、银英公路、京广铁路、武广快速干线均穿越景区。慈湖区域内景色美丽,岛屿众多,有岭南千岛湖之称。湖水明亮鉴人清澈见底,湖面开阔,万顷碧绿,碧波荡漾。每当落霞映照时,湖面处处波光粼粼,鸥鹤竟翔,渔舟归影尽显奇景。湖岸九曲环回,竹林掩映,远山近壑烟幔缭绕,断桥流水幽幽,古刹钟声悠悠,穿村过涧别有洞天,至身其中如入世外桃源仙境。难怪有人说,只要吸一口慈湖的清新空气就能把都市里的尘肺病治好,掬一把慈湖的水就能一洗烦嚣尘浊,呵呵!

 慈湖,那一泓濯净尘俗的法流


是啊!置身慈湖,你总觉得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木,一舟楫,一蓑一笠,一鸥一鹤,还有那片片沙滩,那湾湾渚洲,那断桥遗风,那轻风摇拽的湖边疏柳......都如昨夜梦萦,故地重游,却又如此的新鲜陌生,如此的让人陶然着趣!......

       有人说:慈湖,是因为有千年古刹丰盛古寺而秀美;

       有人说:丰盛寺,因有千年“松榕”古树而灵秀;

       有人说:是千年灵树给了慈湖丰盛寺的庄严正觉!

说的都对也不全对。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是对慈湖的一种感概和赞美!

慈湖的确很美,美得滴水如珠,美得让人流连忘返,美得让人不忍心弄皱湖光倒影......

 慈湖,那一泓濯净尘俗的法流


慈湖的美,胜在恢弘,胜在纵横交错的水道、逶迤鬟鬓的山包,她依托北江飞来峡库区,一泓绿水,洋洋洒洒将库区浸润得翠绿葱茏,鱼肥稻香,果熟瓜甜......

慈湖的美,胜在宁静,当小舟穿行在修竹摇曳,青山掩映的河道,或碧波微漾宽阔的湖面时,你总是感觉到一种甜美的宁静,一种置身母亲怀抱的感觉。对于长期久居浮躁烦嚣的大都市的人们来说,这种感觉啊不亚于置身九天琼池,让圣水涤荡过心境的感觉——安祥、宁静、舒畅、欣然、陶醉......

 慈湖,那一泓濯净尘俗的法流


慈湖的美,来自每个季节让人不同的感受。

比如暮春三月,春风轻送,丝雨飘飘,正是“春江水满鸭先知”时节,柳岸翠呈,篁林凤舞,杜鹃花争红斗紫闹得慈湖娇羞含趣,那漫山遍野的桔子花、柚子花、李子花、枇杷花呈浓吐香,把慈湖熏染得流香溢甜!

而到了秋天,正是稻香果熟时,在慈湖之滨公路上,尽见运输的车辆来往;在慈湖各条河汊里,满载的小木船穿梭如鲫,夕阳下好一幅《渔歌晚唱》,一片欢快祥和的收获景象。

慈湖,那一泓濯净尘俗的法流

慈湖的美,还来自另一种美。 每当夜阑人静,皓月当空,清风撩人之时,慈湖宁静得令人着迷,只有星星、皓月、渔火、野鸭......明月下孤舟横渡时欸乃摇落的片片江花,还有丰盛古寺悠扬钟鼓声......扰弄得文人墨客无不才思汹涌,激扬泼墨,击节弄玄捧月吟叹......

慈湖的美,不是单凭视觉感官去品味,而是更多的用心灵去感知的那种美!

慈湖,一个远足游子灵魂归依的母亲湖,一泓濯净尘世沧桑的法流!

 慈湖,那一泓濯净尘俗的法流

 

二、丰盛古寺                                           


檐寒月冷乌栖桠, 古寺晨钟扰渔家。
一叶孤蓬迎远客, 欸欸摇落满江花。

——也之章.《戊子秋,夜宿慈湖丰盛古寺》


从北江河乘船沿着一段弯弯曲曲的河汊前行,河道两岸篁林叠翠,鹄鹤逗趣,野鸭逐浪,宛如是小鸟天堂。没多久从狭窄的河段进入一片宽豁的湖面。远远望去,在湖岸边耸立一坐巍峨雄奇的庙宇群,庙宇群落依山而建,红墙绿瓦,飞檐突屹,错落有致。前临万顷碧波,后倚连绵山脉,整个形状有如一条巨龙蛰伏慈湖中,日夜守望着慈湖。

 慈湖,那一泓濯净尘俗的法流


平时游客或信众游经此地,都得转乘渡船横渡登岸。船靠岸后,刚好靠了寺前广场的边儿,穿过广场拾级而上便进入山门。从山门进去,便是四方佛殿,经过明堂就是大雄宝殿,大殿的两旁和后山分别是观音殿、慧福堂、报恩堂、聚贤堂、禅堂、禅院楼、众和楼、华藏楼、栖心亭、古风亭、三宝大佛、八十八佛、五百罗汉殿及藏经楼以及临江而建的居士楼等。

慈湖,那一泓濯净尘俗的法流

丰盛古寺始建于宋朝淳化年间,当时有得道高僧导果禅师云游至此,乘舟北江,远观云蒸霞蔚,金光朗耀,特为灵异,即溯舟而上。见此灵异佳境不禁赞叹:“众山回护,碧水法流,山灵水净,悠然宝地,吾当在此禅修布道,定期道业圆臻。”导果禅师始即在此结兰若而熏修。至万历年间,慧行禅师桌锡于此,阐扬弘演宗门般若见性禅法。至清道光年间,寺院香火鼎盛,据发掘出的有关资料记载,寺院每天用粮一石二斗,僧侣众多,八方信众云集朝拜。历代以来更有无数风雅文人墨客游经此地留下众多宝贵的书画诗联、碑文等文物古迹,为神圣的佛教圣地增添沉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慈湖,那一泓濯净尘俗的法流



丰盛古寺见证朝代的更替,虽历遭战争和人为的破坏,仍能雄浑屹立,虚怀若谷广纳八方信众。破坏得最为严重的算是文革期间,整个寺庙所有文物和道具几乎全部毁灭殆尽,仅存的大殿也被当地供销社占为仓库使用。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广东省宗教局和统战局以及英德市有关部门的过问和支持下,丰盛古寺才得以重视,纳入重兴古寺计划之中。  

慈湖,那一泓濯净尘俗的法流

古寺道场古色庄严,灵气万千,宗风远振,尤其经近代禅宗泰斗得道高僧虚云禅师云居山法脉传承之领袖一诚长老禅师之法嗣印安住持重兴古寺道场,从设计、规划、出图、施工、化缘助捐、复古创新一力担当,亲力亲为,经过二十多年的荜露蓝蒌,丰盛古寺从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不到五百平方米扩大了十几二十倍,其规模不可同日而语。

 慈湖,那一泓濯净尘俗的法流


整座丰盛古寺古朴庄严,高旷雄伟,及目驰怀,远山近壑朝拥,碧水法流相依,更为灵异的是,在上世纪九三年九月迎请九华山大佛时,车队行至距丰盛古寺三十公里开外的路上,迎请车队上空突然出现一道奇景:一个光环罩住车队,光环下一条条光柱降临,整个奇景持续到安放大佛完毕才散去。如此奇景同样出现在九四年的四月,那是丰盛古寺大雄宝殿落成开光大典吉时,在古寺上空也显现佛光奇景,而且一群老鹰盘旋古寺上空数天之久,在场数万信众为之顶礼膜拜不已。

 

三、古榕松

 

在丰盛古寺内,大雄宝殿的右前方,生长着一株巨大的古榕树,古榕树树干古朴苍劲虬须暴突,然生态葱茏,生机勃勃,树冠洋洋洒洒把一个宽阔的大院遮盖得严严实实。古榕其实也不完全是榕树,只要留意它的主干,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主干原来是松树,支干以上和树叶才是榕树啊!这到底怎么一回事?

 慈湖,那一泓濯净尘俗的法流


传说在导果禅师结兰若熏修时,这里一片荒芜。晴天戴一顶竹笠挡烈日,下雨天时披一袭蓑衣遮风挡雨,但仍能潜心传经布道。导果禅师的虔诚,终于感化一群白鹤,衔来松果种子放在阿兰若旁边,遂长出茁壮松树,历经年代久远,此树和后来寄生的榕树交互渗透生长,成长为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洋洋洒洒遮天蔽日,伸出的树干如乘云腾飞的祥龙,雄浑古朴,灵气万千,故此被誉为“天下神奇之树”!记得小时候,总听到大人们说,谁家的小孩多病痛,或者经常半夜啼哭,又或多厄不听养,都要到古榕树“上契”,这样小孩就平安无事,快高长大。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四乡原住民对古树顶礼膜拜,奉若神明,“契树”的风俗习惯也沿袭至今,哪怕在文革那个破除“封、资、修”的年代也无法阻挡人们对古榕树的信仰。

 慈湖,那一泓濯净尘俗的法流


我常常站在古榕树前沉思,在冥想,似乎要在这个充满灵性的古道身上禅悟,找到困扰灵魂的答案。

我想,在佛光圣地,当人们驻足古树前,瞻礼古树的雄奇神韵时,冥冥中总也会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吧!

唯一不解的是:此时的导果禅师,是禅坐在古榕树下呢?还是住进大雄宝殿?......

慈湖,一个令人心灵安宁的名字,一个圣洁而充满神往的地方,一条可以濯净心灵尘俗的法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