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祠堂文化建设行

(2018-06-19 17:24:38)
标签:

祠堂文化

谱牒文化

宋弘

宋氏家族

祠堂

分类: 祠堂文化

                祠堂文化建设行

        ——之走进五华宋氏祠堂

                          (一)

 

http://s6/mw690/001DH1o3zy7lnUfNUbj45&690


2018年6月13日,南粤大地正直台风季节,刚刚给台风清扫过后的粤东地区,天空开始变得晴朗,曾经燃烧的热浪也被一场强力的风雨涤荡得没了踪影,气温开始变得让人舒畅。

应宋氏宗亲会以及宋氏文化交流中心邀请,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祠堂文化建设行——之走进五华宋氏宗祠”参访组一行,在宋氏宗亲会会长宋伴基、宋氏文化交流中心主要负责人宋乐群、宋国强以及全体架构成员的陪同下,驱车前往五华。

第一站是棉洋镇。

我们到达棉洋镇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1点多,热情好客的棉洋宋氏宗亲先安排我们午餐。


http://s10/mw690/001DH1o3zy7lnUepPRv19&690 


午餐过后,我们又驱车到棉洋水湖村化育宋氏宗祠参观。

我们一行人刚下车,在通往祠堂的牌坊口,随即燃起长长的鞭炮欢迎我们的到来。

宋氏宗祠坐落在半山坡上。祠堂居高临下,明堂开阔,远方横案重叠,回顾左右山峦回护,确实是风水宝地。祠堂面积不是很大,算不上规模,但也有近百年历史。

据资料介绍:宋氏宗祠始建于1923年,时有有仁公裔孙宋绍洪,是广东花县人,在国民党军队任营长。1922年,桥江宋氏族人邀请他来做客。宋绍洪看到桥江宋家子弟分散在各村寨私塾教学点读书,年级高一点的学子,就要挑着书笼到梅林去就读。于是,力主宋家一定要办起自己的正规学校。族中有威望的几位长老,采纳了宋绍洪的意见,组织各村寨代表商议,并发出倡议。推荐宋长云等组成建校董事会,筹集建校资金。校董会一干人等一边筹资,一边选址,经过多方论证,最后选址在水口山半腰。

 http://s8/mw690/001DH1o3zy7lnUifHFRb7&690


在族人的大力支持下,于一九二三年建起了两层约四百平米的校舍,命名为“化育学校”。由于居住在桥江的宋氏有义、有信两房人没有统一的宗祠,校董会商议决定,把学校正厅定为义、信两公考妣牌位摆放处。

这样,育化小学——其实就是学校、祠堂两用——延续了二十多年。

解放后,由于学子激增,教室不够用,未解决子弟就学难的问题,决定把摆在祠堂的神位统统收起来,腾出正厅作为教室之用。

一九七四年,校舍往山脚下迁移。原址老校舍因常年风雨侵蚀虫蛀成了危房。

这时,族中有识之士宋坤华等人,认为老校址兼祠堂背靠天柱龙脉,面溯溜沙江水,远眺成岗尖峰,山环水抱,风景秀丽,是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又是前辈精心挑选的祠址,应该恢复祠堂的面貌。在他们的倡议下,成立了建祠经理会,筹集款项,原址复建祠堂。

一九九七年,新祠堂竣工进火后,桥江宋氏族人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三,都集中在总祠堂拜祭祖先,从此香火极为鼎盛。

后来,祠堂不断完善,在族中热心人士送广安、宋作娘、宋远来、宋文开、宋金广、宋伟强等人的支持和带领下,宋氏宗祠软硬件设施日渐完善,不断充实文化意涵。目前,祠堂、书院并列,赋予祠堂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底蕴。

 http://s11/mw690/001DH1o3zy7lnUgO4xYfa&690

 

据相关资料介绍,在广东定居的宋氏裔孙,大都是东汉时期宋弘大学士的后代。新恩公是始祖。

广东宋氏迁徙路线悠长,其祖先是楚地河南南部入山西西河介休,再入陜西扶風金陵(現江蘇)吳西瓦子渡宋家埠再迁广东旋即入江西吉水、瑞金青草湖大柏地。新恩公本人是江西瑞金青草湖大柏地广东长乐县现五华县)琴江都中正现紫金县中坝镇)。

新恩公生子潭木公,为二世祖,潭木公生子振宗公,为三世祖,振宗公生四子:长子有仁,次子有义,三子有忠,四子有信,为四世祖。五世祖分别是:有仁之子震一公,其后裔定居梅县白渡,蕉岭,油坑,惠州等地,不在五华。有义之子震二、震六二公,其后裔居住在桥江、溜砂、双璜、富强等地。有忠之子震三、震四、震七三公,其后裔居住在梅林新塘,琴口,樟公坑等地。有信之子震五公,后裔居住在大湖、神角、高寨、横山下,茄子塘,华阳米潭楼光寨等地。另外,紫金敬梓亦有震五公的后裔居住。

五华宋氏约在公元1385年,即明代时期迁入五华定居的。时至今日,新恩公后代昌盛,人丁兴旺,从一世祖新恩公算起,到2010年新历8月底止,已蕃衍至三十二代裔孙,不但广东各地宋氏都是新恩公后裔,而且还有播迁在广西、江西、湖南、福建、四川、台湾等地的众多裔孙。五华宋氏人口总计已达25207(此统计数值为2010年统计)

宋氏堂号:京兆堂


http://s2/mw690/001DH1o3zy7lnUjecPDb1&690


   (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供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