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使国泰君安海南营业部收入翻三番
——访国泰君安证券海南营销总部总经理林国奎
本报记者 李国栋
沉沦了四年的中国股市2006年终于高昂着牛头,一路攀升,12月两市综合指数双双突破15年来的历史新高。骑在牛背上的国泰君安海南证券海南营销总部的总经理林国奎,带领国泰君安海南营销总部所有的员工,顺利完成区域资源整合,实现了前后台分离,业绩与去年相比,总收入翻了三番,净利润则翻了十番。12月26日,记者拜访了骑在国泰君安海南证券海南营销总部的总经理林国奎。
林国奎,个头虽不高,但却很谦虚随和,言语不多但句句都很经典。他于199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计算机系,1994年在深圳发展银行工作,或许天生与证券有缘,本来做计算机的他一年后调到深发展银行证券部,这一干就是十多年,2001年任国泰君安海南海秀路营业部总经理,2004年开始任国泰君安金龙(原海秀路)、滨海两个营业部总经理。
谁是2006年牛市中的大赢家?
2006年是国泰君安证券改革创新的一年,2006年上半年,牛市不期而至,2005年11月,上证指数为1090点,到2006年6月初已经到了1678点,7月更是攀升至1715点的高位。笼罩了A股市场长达五年的熊市阴霾一扫而空。这波行情给参与市场的各方都带来了机会。
毫无疑问,基金、券商、保险资金、QFII还有社保基金,这些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这场大戏的主角。当然,不能忽视的是,收获颇丰的还有各类中小散户,他们散布于1000多家营业部大厅里,我们无法详细得知他们是谁。我们所能盘点的,只是那些公开露面的各家机构。然而,我们仍然相信,无论是基金或者券商,乃至于社保基金,他们背后的力量——7000万的散户,才是A股市场真正的力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牛市离不开散户。
2006年,对于国泰君安海南营销总部而言,究竟是“黄金时代”还是“镀金时代”?
从1996年到2001年的牛市让很多券商以“鲁莽大胆”的方式完成了原始积累,那么2001年到2005年大部分券商难以维持生继,还有相当一部分知名券商如大连证券、南方证券、第一证券等因为违规操作,严重损害了股民的利益而全军覆没。但国泰君安一直秉承诚信的理念,坚持规范经营,杜绝一切违法违规的操作。对提出不合理要求的客户,为保障绝大多数客户的利益,哪怕忍痛放弃高额利益,也坚决不做。艰难走过2005年之后,券商终于迎来了2006年的牛市,这应当是中国证券史上必须浓墨重彩的一章,国泰君安金龙、滨海两个营业部年成交总量达145亿左右,总收入比2005年翻了三番,净利润则翻了十番;同时,具有雄厚实力的研究团队推荐出的个股、基金也为众多客户带来了丰厚的收益。2006年无论从哪个意义上来说都应该是黄金时代。
2006年,国泰君安海南营销总部最大的动作是什么?
今年营销部最大的动作就是进行了区域资源整合改革,实现前后台分离,完成海南地区金龙、滨海两个营业部及两个服务部的财务、电脑及人员的各项资源整合工作,构建了统一的非现场业务部、机构业务部和客户服务部三个业务营销团队,以客户为中心,围绕营销、服务、风险三条主线开展业务,积极探索适应海南地区发展的经营业务模式,提升在海南地区的规模及影响力。完善各个方面的建设,为客户量身定制各种投资报告,并第一时间传达到投资者手里,将使得服务更加个性化、流程化、专业化。在加强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的同时,积极探索各项营销渠道及网络的建设,顺利完成公司2006年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并且保持了股票基金交易量在海南证券市场上前三名的地位。
2006年,国泰君安海南营销总部改革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国泰君安海南营销总部进行的区域资源整合改革,是对人员的改革,以岗位价值定薪酬,这样员工之间的收入差异很大,相差高达十到二十倍,改革必然有人收益,有人受损。收益的人高兴,受损的人肯定会有情绪。我们只能协调,沟通,更重要的是改革不能使营业部的总收入下降。最后我们成功了,顺利地完成区域资源整合改革,收入比去年还翻了三番。
明年国泰君安海南营销总部还有什么大的动作?
国泰君安海南营销总部通过区域资源整合后,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区域资源整合,实现海南营销总部统一的客户服务体系,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咨询信息推送平台、区域呼叫中心等服务平台开展客户关系管理、咨询服务、理财服务等工作,最终形成区域内的服务竞争优势。
2006
年12月27日
生活服务导报第 期A
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