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社交育儿 |
分类: 正在记录的5岁 |
在新建的这条街上,只有两家邻居,第三家施工中。这两家都有一个和 纯儿同龄的男孩,相差一到两个月,一时没有太多可供选择的玩伴。
每次和A
一起都一切正常,一旦B加入,纯儿经常哭着跑回来,主要原因是
B常常当着她的面和A说悄悄话,有时还说某项是男孩的游戏不让她加入。理解她被孤立和排斥的感觉,一时没想出太有效的办法,
就说: ”别太在意了,如果他看到你不介意,也许以后就不再说了
;
要熟视无睹这种故意的排斥, 并不容易。 纯儿还是哭着回来, 严重时关上门说我再也不和你们玩了,可没过多久又好奇地去看他们在玩什么, 如此反复几次。有次我怒其不争,自己刚说完的话怎么立马就忘了, 刚埋怨了几句, 马上就觉着到太不合适了,本来她就够伤心了, 我不能排忧反儿如此,岂不是雪上加霜。
一直在想着怎样才能出手相救。有次他们三个人在玩蹦床,B又给A
悄悄话,纯儿也要给我悄悄话。
我说: ”妈妈不喜欢当着别人说悄悄话,你们三个一起,有什么话不能当着大家一起说呢
?
如果这么怕别人知道,那就可能不是什么好话。”
以后,
纯儿没再和B玩,也常有这样的事:
纯爸说等第三家邻居搬过来会好一些,他们有一个比纯儿大半岁的女孩,但那是两个月以后的事了,情况现在不容乐观。好在孩子不易记仇,A不在时,B只能来找纯儿玩,还没想到解决办法的我,只能静观事态发展。
意外的是,不到两周有了转机, 纯儿不再哭着回来,B也没再和A 悄悄话, 不再想法排斥她了。现在分析起来,当初B的刻意孤立,有可能是感到纯儿对他和A友情的威胁,这个当时我想的不多,更多的却是他的不友好,没想到其中原因。 等他发现纯儿是一个更有意思的玩伴,就接受了她。纯儿还常是这两个男孩的领导者。
现在我们出去回来,有时打开车门就有人过来找纯儿,问今天玩什么。小家伙总能发现好玩的新东西,玩过的也能花样翻新,比如天天玩的蹦床,能让大家一会儿把衣服倒着穿,一会儿顶在头上,编出不同的歌谣,不同的跳法,或自演喜剧,把人逗得大笑。和她一起,不会觉着无聊,不用担心没好玩的。家里也有比一般孩子多的玩具,再配上纯儿的创意,成了有吸引力的地方。如果没有纯儿,会少了玩的精彩。
纯儿生性较强, 喜欢而且能控制住局势,但不自私任性,该变通的时候知道变通,和大多数孩子都能相处,没让人觉着难接受。她的发展水平和B一样比一般孩子成熟,按理应该是比A更容易有共鸣的玩伴,B自己也意识到了。
终于不到5岁的小人儿自己扭转了逆境。以前,对纯儿的社交能力不太担心,老师说她在幼儿园比较受欢迎而且常是领导者。但对这次新环境的逆境,我一直没底,看到她多次伤心很不是滋味,幸好不久有了转机。两个月后,第三家的搬入带来了更多选择,她又成了3个孩子的领导者。这些让我反思不少, 别人的平衡,家长的帮助虽然重要,但关键还是孩子自己。
1.小家伙酷爱奶粥,没早必奶粥。 我逗她,不喝行吗,省了钱买别的好东西?
不行。
那你不喝省给pingu ?
不。
那我先去爸爸房间,打他PP, 然后给你作粥好吗?
我去打爸爸PP, 你去做粥。
2.读完我爱小黑猫,说我要进入到故事里。
好啊,那你就想象着和他们一起玩吧。
我不要想象,要真的。
那怎么才能把你变进去, 这可有点难度,要不咱们看看有巫婆没有?
巫婆住在森林的洞穴里,还有龙,骷髅把守,太可怕了。 我不敢去。。。
那看看有魔术师吗,也许能帮上忙。。。
沉浸到书里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