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功夫熊猫》

(2008-07-13 12:17:49)
标签:

功夫熊猫

面条

大裤衩

中国

功夫

杂谈

分类: 随笔

                           我看《功夫熊猫》

 

              我看《功夫熊猫》

 

不久前,我从Pplive上观看了《功夫熊猫》这部影片。平心而论,影片中几乎囊括所有的中国符号,从熊猫、功夫、山水、建筑到汉字、鞭炮及至包子、筷子、面条,就连熊猫“阿宝”的补丁重重的大裤衩也极具中国乡村风情……随处可见我们耳熟能详的细节。

 

但我真的没想到憨态可鞠的熊猫阿宝本该爱吃竹子,在影片中却爱吃零食和肉包子,有着一身了不得的中国功夫,更吃惊的是他竟然有个做面条的“唐老鸭”爸爸。我不得不佩服制作人横空出世的思维了。看中国的电影,我可基本上可都能猜出来的啊!!

 

说实在的,看完整个电影,从内心深处觉得要说点什么,也隐隐有一种自家的东西被别人抢去的感觉,但还不至于到抵制这个暑假档的动画电影。认为这部《功夫熊猫》盗窃了中国的国宝和功夫,纺织着美式励志故事,虎视眈眈盯着中国人的钱包的说法我是不赞成的。熊猫确实是中国特有的,而且功夫也是中国的;问题是中国的"功夫熊猫"在哪里?在中国将熊猫拍成的主角的电影好像没有吧?

 

为什么中国电影人拍不出这样的动画片,为什么我们熟视无睹的素材经过好莱坞的组装,便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化产品?在《功夫熊猫》面前,我们输的不是动画制作水平,而是创意和想象力,是对民族文化中那些精髓的敏感性和整合利用的能力。我们动不动就把传统文化拔得很高,缺乏对本国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不注重文化价值的再开发,动不动举历史文明的大旗,这才是我们赶不上人家的原因!!

 

试想一下,将来我们有能力把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喜剧等西方传统资源加以包装,再输出到西方的时候,那时我们还会有今天的焦虑吗?还用抵制这部动画片吗?

我看《功夫熊猫》我看《功夫熊猫》我看《功夫熊猫》我看《功夫熊猫》我看《功夫熊猫》我看《功夫熊猫》我看《功夫熊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