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剿与抚

(2015-08-03 09:18:04)

读历史读到休养生息的朝代和人物的时候,心情愉悦,但读到社会动荡的时候,极为沉重,因为社会动荡必定严重破坏生产力和经济,而且还会有大规模的混乱残杀。

 

出现这些情况的一般来说都是因为骄贪暴。具有其中一种情况,一般来说还不至于有大动荡,但如果几者都占,可能性会大增。

 

那时候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的人多得很,各自拉起山头,占山为王。这是对秩序的严重破坏,必定会让百姓遭殃。隋末这种情况极为严重,导致隋朝迅速崩溃。要知道,隋文帝杨坚的时候,粮食可以够吃70年,府库金钱烂串堆积如山。

败家子败家不是因为钱多,而是因为败家的速度快。

 

 

隋朝败亡如此之快,并非因为他不够富裕强大,而是因为杨广骄贪暴俱全。而且初步出现反对之声时,手下隐瞒甚至有意无意把杨广往阴沟带。这些手下一边高歌一边阳奉阴违,骄暴如杨广的,结果可想而知。

 

杨广伐胡人征高丽挖大运河,其实是有益于千秋的功业。

 

杨广和秦二世一样,当出现险情的时候,总不习惯,扭头就去行乐了。他并不安抚百姓也不去改变自己,到后来天下逐渐大乱,手下的大臣还骗他只是几个一些盗贼行乱而已。

 

读过小说说唐和瓦岗寨的就知道,每一帮打着替天行道的队伍,都经过惨烈的残杀和兼并,到最后还要进行生死对决。国家乱顿,生灵涂炭,天怒人怨,活着就是死亡活着就是耻辱活着就是痛苦。

 

到后来就是官府出来剿杀,同时这些队伍也交叉残杀,到后来官兵叛变,宇文化及杀了杨广父子,这秩序乱了,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读历史的一定会痛感秩序维持的重要,秩序是安居乐业的基础。但是秩序,往往又是高高在上者制定而且又由他们破坏。

 

如果事先杨广采取安抚对策,事情绝对不会走向极端,但是这样做就不是杨广了。如果手下的人秉公为国,那么即便贪暴如杨广,隋朝国运也不至于这样悲惨。

但是极端情况下的君臣就这样走到了极端。

 

安抚休养生息永远都是对的。剿则是直接把对方设在自己的对立面,实际上这世上多的是良民而哪有那么多坏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幸福平安,这看起来的平常,难道不是盛世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不再亏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