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最近我一直关注一个指标:新股发行数量和日期。
由于新股在指数平滑的时候开出来连续上涨,刺激了人气。这让很多股民误以为大盘要连续暴涨了。
跟风的是一些早有准备的题材股,权重股更多的是起调节作用。因为他们的任务太艰巨,稍有不慎就要堕落,所以还不如稳住为妙。
我把新股上市的放量区间定在新股上市之后五个涨停板附近。那时候必定开始放量,然后反复震荡。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股上市,更多的新股五天左右之后,基本处在震荡的格局。
目前大盘需要新股,管理层更迫切需要把新股推出来。至于推出之后,如何运行,那太不重要。所以,都在赶时间,都极为珍惜。
仅仅根据新股发行和上市简短成功就以为牛市来临,股民真的好幼稚。
要命的盘口信息是:创业板中小板主力太狡猾,很快推升到位。这种走势,是管理层不愿看到的。但,资源就那么一点点,谁,都在争夺。
而且本身,新股发行,都低于过去较多,这对于创业板中小板是大大的冲击。于是,后面的新股上涨和中小板创业板的回调的较量,谁会取得胜利,难道还需要思考否。
慢慢地,随着新股密集上市,新股的涨停和前期上市的新股下跌互相对冲,大家终于会明白:这所谓的行情,实际上就是新股发行。其他的甚至连凑热闹都很勉强。
于是,会另寻出路,别看指数温和,这个,会和去年六月中下旬的走势一样,不会温和的。
一个市场,被极端手段维稳半年之久,能不担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