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19——2004.4.09
(2012-12-28 22:05:10)
标签:
杂谈 |
2003年,大盘也在五六月份开跌。11月19号到底。比今年的12月四号早半个月。
2003年的最低点是11月13号的1307点,正好破了2002年一月初和2003年一月初的最低点,但是只是瞬间击穿,随即拉起来。
2003年十一月中下旬的那波反弹,也是经过了连续阴跌之后的几个下跌上穿,然后起了一波不错的行情。
由于图架上看,市场已经形成已1300为较长期间的一个没被攻破的底部,于是主力就此发动了一波不小的行情,而且也是使用的逼空的手法,连涨了三个多月。
主力操作这一波,显然深谙市场对于大底部大众化的认识,所以努力将大盘往上拉。这种走法,仿佛牛市来临,而且根本的是,股市在上涨过程中,很是化解了之前的压力甚至隐痛。
这一波见顶方式也极少见:
他是以尖顶的方式见顶,而且盘中绝不回头,让短线高手没有机会。
见顶之后的下跌,就是最为惨烈的熊市。
对比2012.12.4的反弹,情形有些类似:
很明显,主力也是充分使用了这样的招数:既然2000点露了,但随即被拉起来,他们会制造出这是唯一的见着2000的机会,大底部已经确立无疑了。
但其本质上,都是使用的逼空手法。而在市场本质没有改变的前提下,也许未来的涨跌,也会使用极端手法。
2013极端的根源来源于中小板创业板实业资本的态度。这个应当说远比2004年见顶之后的因素极端。
既然很少出现尖顶,如果2013年出现尖顶,很有可能是另一波熊市。
在仔细研究这一段走势之前,我还是持一般的上涨理论:上涨之后,有回调,但是回调之后还会上涨,然后在震荡之中结束上涨。这是一般的上涨理论。
但是,现在,我要改变自己的观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