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南孟天

(2012-06-26 14:05:14)
标签:

杂谈

现在有些经历丰富的人一定会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有一批优秀的年轻人纷纷辞职奔向那个如同异国的热土——海南。

 

孟天是那时海南岛有名的人物。

他就是在那个时候,在海口开办了海南汇通金融公司,后来更名为汇通国际信托公司。这种沿海特区的金融公司,汇集了国内最优秀也是最有胆魄的金融人才。到后来,随着海南的萧条,又纷纷流往各地。至今,这些人才很多功成名就。

 

孟天,是汇通的总经理。

他,当过兵,后来考上大学。据称,上大学期间极其要强,连体育都是一百分。据说尚福林是其大学同学。

后来,考取五道口研究生,成为中国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的得意弟子。

那时候孟天三十出头,意气风发,被誉为金融家。现在看来,他应当是中国当代金融业的先驱。

他曾与很多现在看起来像大腕的人物有过信贷往来:比如当时与汇通街对面办公的万通冯仑潘石屹等。

 

我曾经在汇通大部分部门呆过。但算不得嫡系,仅仅算打工。

 

孟先生在1993年,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讲公司管理的。那篇文章文辞绝妙,思想厚达,若干年之后,当我看到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之后,才感觉到他有了对手。

 

孟先生在商海弄潮,却又有一种豁达:

 

汇通公司1992年年报出自我手。记得我那时候刚来几个月,就叫我去编年报,那时候一份好的年报相当于一份好的推介书。我也是初通财务,找了一些数据,就把年报编出来了。送到他那里,有一笔数据对不上。他说是我错了,我说没错。说着说着他有些火了。

 

后来他突然想到还有2.7亿的外汇占款没算进去,如果算上这个,就是我对了。他有些窘,于是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哥们,是应该把这笔款算进去。

于是同时我觉得他有种质朴。

 

在海南的时候,我年龄太小,资历经验都不够,所以无法和孟先生深度接触。所以,孟先生这种大人物总是匆匆在我面前过去,我也总是带着敬意地看着他这样走过。他是我不经意的熟悉:因为他是我的老板;他是我在意的陌生:因为我们离得有些远。

 

后来有一件事,与孟先生有了一次交往:

 

我的外汇部同事,据他说丢了4.5万块钱,看他难过我主动报警,后来转业军人出身的保卫干事根据假设认为我有嫌疑,不然不会主动去帮人报案。为此,海南公安还特别招待了我一个晚上。

从公安那里回来,我就找到孟先生。他对我说:如果要定你作案,那必须由他们拿出证据,证明你作案的时间地点。否则我保证你一点事没有。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孟先生是有分寸的,是公正的。

 

我有些书生气,后来还去找那个孟先生的大学女同学兼常务副总,我对她讲,我是母亲的儿子,我不可能对不起我的母亲,也不可能拿这笔肮脏的钱。

可惜她对这样至情至性的话听不进去。也不知道后来她做了母亲没有。

 

1995年我离开海南出来再次闯荡,后来见过孟先生几次,每次都是行注目礼。海南后面经历了长时间的没落,听说孟先生也受到了一些挫折。这些挫折,我现在理解起来,其实是一笔财富。我想经过了这些挫折之后,孟先生才是真正的大才了吧。

 

而且我也相信,假以时日和机会,孟先生依旧会是国内乃至世界级的高手。可惜,天妒英才,先生于去年去世。

我在网上,看到刘鸿儒送的花圈上面有两个字很醒目:敬挽。

 

我在海南,每天都在与充满欲望的人打交道,穿行在欲望的都市。但是对于这些,都淡忘了,我恰恰记住了那些具有人文情怀的点点滴滴。

 

仅以上面的文字,纪念那个想逃脱赤贫的年代;纪念那些因为赤贫而努力的人们;纪念那种用青春和热血去拼搏的有志气的青年人;纪念那不可能再回来的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