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甄子丹和李连杰的差距在哪里

(2010-09-27 08:35:37)
标签:

杂谈

   最早接触甄子丹的片子,是在1991年,看他演的洗黑钱。片中他被捆着双手和黑人大汉搏斗,那弹跳力和凌厉的腿法,让我眼前一亮。那时候我就认为他也许是香港最能打的,因为那是最明白的真功夫。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拿甄子丹和李连杰做对比。他们演过的每一部片子我都要拿出来仔细看,而且对他们的经典的动作都要反复揣摩。

 

  甄子丹90年代拍的最好的一部就是和于荣光合演的铁马骝,那时候他正当打之年,英气勃发,功夫明显比于荣光还要好。真正让甄子丹进入大师级的殿堂,还是在他出演叶问之后。

  叶问这部片子,温文尔雅,像散文诗一样优美,甄子丹的武功也就在这种充满中国文化的宁静优美中如花般饱满绽放。

  甄子丹演的叶问二我就不爱看了,因为故事已经讲的乱了,而且还找了帅哥黄晓明助阵。我觉得以扮酷为本钱的黄晓明如果不从演技入手,这就是他的悲哀。而甄子丹目前的境界实在不需要这种花瓶来衬托。他要真的演得好,哪怕是一声叹息,哪怕他在失意之时弹入烟缸的一缕薄薄的烟灰,都会味道十足。

 

  最近的精武风云,这只能是烂片了。动作也开始混乱,故事开始破碎,而且还搬来演三级片出名的明星,这几乎抹乱了银屏。

 

 

  中国功夫必须要吃透中国文化,举手投足才有东方的美感。甄子丹不仅精通中国功夫,而且在国外浸淫多年,烂熟西方文明。所以他的功夫在某种程度讲,甚至更具实战性。这也是很多粉丝喜欢他的原因。

 

   但是,要演绎中国功夫,学贯中西还真不如一心一意演绎东方人的文化。甄子丹的电影在宣扬爱国的时候,其实是不遗余力的。但是他使用了太多的西式打法,也采用了太多的西式表演,所以其实是无助于宣扬传统文化的。

 

   很多人喜欢否定传统文化。在此我不想多说,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岂是几只苍蝇就能嗡嗡垮了的。

 

 

 

  李连杰靠少林寺一战成为国际级巨星,也就是说,即使他之后不再演功夫片,他在功夫巨星的地位也不会动摇。但天才导演徐克让他出演黄飞鸿,一举奠定大宗师的地位。那个时候,李连杰其实还不到三十岁。黄飞鸿一里面,连香港武打前辈级演员元彪就只能做配角。黄飞鸿早就家喻户晓,但是真正演的到位的就只有李连杰,那样洒脱,那样的酣畅淋漓。我第一次看黄飞鸿的时候,惊叹于里面的武打设计,因为我知道好些动作别人是无法完成的。比如枪法,还有那翩若惊鸿的身姿。很多人以为这是特技,其实即便是特技,也只有李连杰才能做的那样漂亮。

  方世玉是我看过的最帅的功夫片,不会有比李连杰扮演的方世玉更阳光帅气正直疾恶如仇的好青年了。

  太极张三丰,这部片子故事讲得潇洒出尘。而之前从未练过太极的李连杰在这部片子里面表演的太极宗师,那又是入木三分。李的天赋可见一斑。

 

  恰恰,李连杰被好莱坞高价聘请拍的片子,在我眼中,没有一部不是垃圾。因为好莱坞不懂真正的功夫,他们只知道靠大场面制造垃圾,制造低级的快感,甚至不惜贬低中国文化。

  我也不喜欢卧虎藏龙,因为这部片子一看就是在媚外,人怎么能在竹子巅上飞呢,这样除了所谓的短命的美,就是虚假了。这么做其实无异于拿自己的短处倒贴别人的长处。

 

 

   李连杰出演霍元甲,基本上属于收山之作。霍元甲从张扬到内敛,最终成为一代大宗师,这也许是李连杰内心的愿望吧。

 

   我家里人在我的影响下,也喜欢看功夫片。他们认为,李连杰柔中带刚,刚中带柔。而甄子丹刚猛有余,而柔美不足。

   在我看来,则是甄李二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把握和使用有别。甄子丹彻底回归传统文化,也许他的武打会更为灿烂。

 

 

  李连杰出名远早甄子丹。而李连杰在三十岁之前已经有大师风范,甄子丹被李连杰成龙盛名压制过久,可谓大器晚成。叶问一让甄子丹有了大师的水准,可惜之后却迅速滑落。我认为有两点:第一,甄子丹拳脚过于刚猛,其实是浮躁。第二,他要演绎中国文化,不要东西交杂,他要是去演绎一个西方拳击家,那就没多少人看了。

 

  为什么这样做,我举个例子:我有个亲戚的孩子要去美国读书,我劝他们让孩子学习东方艺术,养成东方人的气质,这样在国外会更能与外国人相处的。因为,如果我们要去扮酷,扮嬉皮,扮时尚,可能不对味。

 

 自己就是自己,发挥好就是了。

 

我喜欢甄子丹的电影:叶问一  铁马骝  洗黑钱  男儿当自强

我喜欢李连杰的电影:  少林寺   黄飞鸿  方世玉   太极张三丰  霍元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