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舟曲的伤在哪里

(2010-08-15 10:43:10)
标签:

杂谈

 

   舟曲,这个和玉树同样有着美丽的名字的地方,毁于特大泥石流。

   切肤之痛,国人感同身受。舟曲人奋起与灾难抗争,我们为舟曲人加油。那些参与无私救助的同胞,任何的赞美都显得廉价。他们是人类的精灵,是华夏的精灵。

 

   今天只想说下面一点看法:

   据公布的舟曲县城上下游的地理图片分析,舟曲上下游河道较为狭窄,不利于防洪和泄洪。汶川地震导致川西北以及陇南一带地表土质乃至岩层疏松,这个早已成事实。

   灾难的来临实际上只需要进行一简单推理:如果出现特大暴雨,那么洪灾乃至特大泥石流将不可避免。这种推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罕见的暴雨。

 

  但是,这个前提毕竟来了。说它是天灾,一点也不为过。但是它比地震来得要有预兆而且时效慢得多。

 

  即便是特大暴雨,我想必须是在几个小时之内,第一步先浸泡土层;第二步形成地表径流;第三步,形成汇合的激流;第四步,激流冲刷泥土石流,滚滚向前,来到舟曲。

  那么,如果下特大暴雨,在下第一个小时的时候,我们就该清楚的知道,这雨水下多久了,会对地面形成多大影响。当大雨继续下的时候,后续影响会是什么。思考这些,难度其实并不大。尤其是对于当地水利部门,他们精通本地地理和水利地质,他们精通舟曲的每一道沟沟坎坎以及河流小溪乃至山川坡谷。

  但是,关键是,当时有没有人思考。

   这个人无疑就是大仁大智者。

 

   也就是说,舟曲的泥石流和大江大河的决口以及突发地震性质不一样,这个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防范或者至少可以转移群众的。

  所以,和地震相比,泥石流是可以预判和防范的。这个防范,不是说临时挖沟渠,而是疏散群众,转移群众。

  这个转移,实际上十分钟也许就可以挽救绝大多数至今还埋在底下的同胞的生命。

 

 

  今年以来,全国乃至全世界奇怪的天气和地质灾害频频发生。所以,预防是必然手段。即使没有充足的时间搞预防措施,那么及时转移应当不是太难的事情。

  从预防的角度来看,举个例子:都江堰已经数千年安然无恙,遵循的就是深淘滩低作堰的办法,于是滚滚岷江就那么服服帖帖。

 

  舟曲这一带要做的长远之计也无非如此。电视画面所看到的现场施救措施,也仅仅是预防措施的部分。只是,预防和现场施救,意义已经不一样了。

 

 

   我们这个时代,无疑比以往富足了许多。但是人们对于灾难的预防和认识,显然是不足的。我们这个民族,无疑更需要很多智者,不仅仅是在开发的时候紧盯着我们脚下的土地,而是要替这片土地想的更远。

 

 

   电视里面讲到某人,提前预计到了泥石流的到来,结果他把单位所有人都叫了起来进行转移,他无疑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看到的画面,讲的是无数的舟曲人奋起抗争的热血场面,讲的是大爱无私的援助。对于勇敢和仁爱,中华民族从来都是走在世界前面的。

 

 

   但是,在这复杂沉痛的背后,我觉得,我们更需要冷静的智慧,更需要对脚下这片土地负责的态度。否则,对于那些失去的生命,我们无法真正领会到他们的价值。

  我们听到,在为死难的舟曲人默哀的时候,城市警报长鸣。但是除了哀伤之外,我还没有听到智慧一般的警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