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贾湖骨笛李景超工作室
贾湖骨笛李景超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01
  • 关注人气:1,3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剑锋从磨砺出

(2010-04-12 15:36:16)
标签:

老铁匠

宝剑

好剑

范传统

段茂生

河南省

文化

分类: 报告文学

宝剑锋从磨砺出

——记河南省舞阳县合伯宝剑厂厂长段茂生

 

     紫木槿

 

1948年,在河南省舞阳县城北章化乡(春秋时楚平王封地,后属韩国)出土的战国合伯剑范(即铸剑模具),深深震撼了刀具世家出身的段茂生。为了使中哈民族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他决心铸合伯宝剑。

1989年,段茂生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一些古冶炼知识,走访了许多经验丰富的匠工铸师;同时,又到县博物馆钻研了当地出土的春秋时期的剑、戟及铸剑范型,更加坚定了要使合伯剑重现辉煌的信心。于是,他和他的弟子们支起了铸炉,拿出了铸剑工具,不顾天气炎热,顶着熊熊燃烧的炉火,一遍又一遍地淬火、锻打、造型、细磨…第一把剑终于出炉了,段茂生和弟子们一起欢呼:“成功了!”然而,高兴之余,段茂生又陷入了深思之中,按史记载,合伯宝剑折曲不变不断,可出炉剑弯折脆断。他苦思着:这是为什么?要铸出好剑可真不容易啊!因此,他又深入到30多里外的铁山脚下,访遍古代冶铁遗址,偶然听到一个关于合伯剑的传说:古时一个老铁匠铸剑技术很高,然而,他铸的第一把剑既不锋利、又不坚韧,为此,老铁匠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有一次,老铁匠刚把锻打的剑从炉火中抽出来,一不小心掉在了炉旁的水盆里,顿时,蓝光锃亮,稍加磨制锋利无比,柔韧可弓,老铁匠喜出望外,没想到无意中铸成了合伯古剑,不禁高兴得连呼:“好剑!好剑!”听完这一美丽动人的传说,使得段茂生茅塞顿开,他们把远离30多里外的龙头山泉运到了炉前,又一次淬火铸剑出炉了,经过十几道工序后,他将剑变到90猛一松手,弹力迸然,寒光划弧。刹那间,他终于理解了古人“其剑入室辟邪”的全部内涵,心中不禁一阵狂喜:“成功了!”他忘记了被压肿的肩头还在疼痛,他望着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用辛勤汗水换来的劳动成果,不禁流下热泪,沉睡了几千年的历史名剑终于在今天重现人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991年,由时任漯河市委书记王有杰亲笔题写厂名的合伯宝剑厂诞生了。从此,该厂招收的众多残疾人有了生活保障。

企业要发展,得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现代化管理。段茂生在依据远古剑范传统风格的同时结合现代铸造技术,改进制作工艺,不断创新,使现在的合伯宝剑具有古朴、精致、锋利、坚韧之特点,利可销铁不见钝痕,韧可弯曲90度不变形;剑鞘采用当地产酥梨木雕花和黄铜装饰,镶有珠玉,典雅端庄,威严华贵。该剑1992年荣获国际少林武术节轻工业产品博览会银奖;1993年,获河南省第三届星火计划高新技术优秀奖。段茂生本人在河南省第二届民间工艺博览会上也获得了“民间工艺美术家”的称号。全国有40多个团体和他们签订了产销合同,其产品还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许多海外华侨归国探亲时也纷纷前来购买,以拥有合伯宝剑为荣。著名作家刘绍棠写了赞词:“合伯宝剑,光芒四射,健身潇洒,八方美誉。”

合伯宝剑揭开了古老的神秘面纱,当初从古中原烽火战场上消失,而今又展现于世,成为人们练功健身之瑰宝、室内装饰之精品、馈赠亲朋之佳品。“月光下寒窗,剑影上名楼”,愿段茂生和他的合伯宝剑光辉粲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