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思录》(导读典藏本)

(2009-04-23 09:29:42)
标签:

社科哲学

文化

分类: 热门书籍
《沉思录》(导读典藏本)(华语世界最权威的《沉思录》版本首次惊现大陆)

http://www.republicbook.com/UploadFile/200948174546936.jpg

(点击放大)

(点击查看原版封面)

作  者:(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译  者:何怀宏
 
出 版 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7月
 
书  号: 978-7-214-05167-7
 
页  数: 252
 
定  价: ¥25.00
 
图书分类: 社科哲学
 
 

 

 

 

编辑推荐:

温总理天天读的译本+最权威译者20年心得
大家都读《沉思录》,但您读懂了吗?
目前唯一一部深入解读《沉思录》的作品
有关《沉思录》的百科全书


精彩看点:
 
  更丰富的《沉思录》,更易读的权威读本
  看最火爆的《沉思录》译者,不遗余力推介《沉思录》的北大学者,一个被感动了20年的普通男人,涓涓细语权威解读,安宁之道娓娓叙来……


内容介绍:

  《沉思录》成书年代久远,又是斯多亚哲学流派的代表作,普通读者要完全领会并不容易。

  何怀宏从20年研读出发,推己及人,从社会伦理、个人伦理与精神信仰三方面深入解读,深得其三昧。

  同时,他还论及作者的黄金品格:理智的诚实、平衡的中道、温和的坚定及此世的超越精神等,引导我们一起走近偶像之偶像--奥勒留,感受其心灵的低语,帮助我们进行精神与德性的训练。


作者介绍:

  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公元121-180),著名的“帝王哲学家”,晚期斯多亚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沉思录》是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名著。

  何怀宏,北大资深哲学教授,主要从事伦理学及人生哲学、社会历史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系《沉思录》最权威、最受欢迎的译者,当下深入解读《沉思录》的不二人选。


精彩书摘:

(沉思录译文)
卷一 自我由来
 
  1、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
  2、从我父亲的名声及对他的追忆,我懂得了谦虚和果敢。
  3、从我的母亲,我濡染了虔诚、仁爱和不仅戒除恶行,甚而戒除恶念的品质,以及远离奢侈的简朴生活方式。
  4、从我的曾祖父那里,我懂得了不要时常出入公共学校,而是要在家里有好的教师;懂得了在这些事情上一个人要不吝钱财。
  5、从我的老师那里,我明白了不要介入马戏中的任何一派,也不要陷入角斗戏中的党争;我从他也学会了忍受劳作、清心寡欲、事必躬亲,不干涉他人事务和不轻信流言诽谤。
  6、从戴奥吉纳图斯①,我学会了不使自己碌碌于琐事,不相信术士巫师之言,驱除鬼怪精灵和类似的东西;学会了不畏惧也不热衷于战斗;学会了让人说话;学会了亲近哲学。我先是巴克斯,然后是坦德西斯、马尔塞勒斯的一个倾听者,我年轻时学习写过对话,向往卧硬板床和粗毛皮,从他,我还学会了其他所有属于希腊学问的东西。
  7、从拉斯蒂克斯,我领悟到我的品格需要改进和训练,知道不迷误于诡辩的竞赛,不写作投机的东西,不进行繁琐的劝诫,不显示自己训练有素,或者做仁慈的行为以图炫耀;学会了避免辞藻华丽、构思精巧的写作;不穿着出门用的衣服在室内行走及别的类似事件;学会了以朴素的风格写信,就像拉斯蒂克斯从锡纽埃瑟给我的母亲写的信一样;对于那些以言词冒犯我,或者对我做了错事的人,一旦他们表现出和解的意愿,就乐意地与他们和解;从他,我也学会了仔细地阅读,不满足于表面的理解,不轻率地同意那些夸夸其谈的人;我亦感谢他使我熟悉了爱比克泰德的言论,那是他从自己的收藏中传授给我的。

————
  ①:戴奥吉纳图斯(Diognetus)据说是马可•奥勒留的启蒙老师,是一位画家也是一名斯多亚派的哲学家,他主要教授奥勒留绘画和哲学。正是戴奥吉纳图斯最早影响了年轻的奥勒留,使他在年仅十一岁时就成了一名斯多亚主义者。

(何怀宏品读)

心灵最好的甘露

  传统伦理学是以做人为中心的,主要考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德性。而现代伦理学则是以行为为中心的,主要考虑做事的时候不管目标为何都应使用正当的手段。强调做人的传统伦理学显然要比强调行为的现代伦理学更为全面和内在,但现代伦理学承认人们不同的合理目标的歧义性和多元性,也可以说表现出对于所有人的一种平等尊重。传统伦理学更关注个人、关注自我;现代伦理学则更关注社会、关注制度。
  马可•奥勒留可以说一开始就从他的祖父维勒斯观察和学习到做人和为官的两条最重要的原则:第一条是有关“弘德”或培养优良的道德(good morals),这可以说是对如何做人的一种一般和总体的要求;而第二条则是有关“制怒”或控制自己的脾气和激情。摆脱激情虽然是斯多亚派哲学的一个一般要求,但对掌握权力者尤其有意义。掌握大权的官员如果放任自己的脾气,将给很多人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君王之怒”自然更如雷霆,影响可能殃及一国国民。所以说马可•奥勒留从他担任执政官的祖父那里一开始就把握到了一般做人和担当特殊重任的努力方向,为他日后的王者之道奠定了一种德性的基础。
  奥勒留的父亲去世很早,对他并没有直接的教育。但马可•奥勒留认为他还是从父亲那里受到了谦虚和果敢的品质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他父亲的名声和人们对他的追忆,大概还有生理的遗传。所以,善于学习者不仅是从直接的耳提面命中学习,也从文化的传承中获益,这里鲜明地显示出一种家族传统的力量。一个为自己家族骄傲的人自然也想发扬光大这种家族传统。这里的“果敢”直译是“男子气概”,但这是一种和谦虚结合在一起的“男子气概”。没有谦虚节制的“男子气概”有可能大胆妄为;而缺少果敢的“谦虚”则容易变得优柔寡断。
  如果说马可•奥勒留并没有因为父亲的早逝而影响男子气概的培养,那么他还幸运地从他母亲那里直接濡染了一种母亲能够给予孩子,女性能够给予男性的最好品质,这就是仁爱与内心纯洁的品质。而且他母亲还帮助他养成了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对于一个世代富有显贵的家庭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但这简朴也是有迹可循:既然其母亲如此重视一种内在的心灵品质,对外在的奢华自然也就不会太在意了。反之亦然:重视锦衣美食有可能失去心灵最好的甘露。
  当时的罗马公共学校质量不高,要获得更好的教育就常常需请家庭教师,而奥勒留的家庭自然也是有这个条件的。一个家庭要重视教育投资,舍得在这方面花钱,但主要采取什么形式则要依具体情况来定。一家如此,一国亦然。所谓“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即表示了类似的信念。而又有一说是“男孩穷养,女孩富养”,指的是对男孩要更注意培养他的志气和自立自强的能力,乃至有时需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本节取意译的形式,原文直译是说马戏中的蓝、绿两派。蓝、绿是涂在竞技马车上的颜色,当时罗马人为这种竞赛如醉如狂,得胜的驾者获得巨大的荣誉,成为群众的偶像。在决斗中也是分门别派的,按其装备,有使用圆盾牌的(the Parmularius),有轻装的(the Scutarius),这样一来,人们对这种角斗戏自然更有一种嗜血的兴奋和党派的狂热,可参见电影《角斗士》(Gladiator)。但是,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这部电影对当时的历史氛围描写得相当真实,但对马可•奥勒留及其儿子的故事却作了很大的虚构,像他们两个人的死法就都不是历史的真实。
  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保持某种中立,要有独立的精神,尤其对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不要太早的介入党争和派别之争,这不仅是为了不浪费精力,也是为了与对峙的双方都保持某种距离,以便作出较清醒的判断,也防止养成为斗争而斗争的习惯,或者让党派的立场扭曲自己正在成长中的健全理智。有些争论可能是有意义的,但也最好在理智成熟之后再介入,而有些党争,如某些游戏中的党争则没有多少意义,最好永远都不介入,冷静不动心是斯多亚派哲学家特别希望达到的一种心灵状态。不要让一个孩子沉迷于游戏,而一个成年人也必须学会独立,不去硬性地影响别人,也不轻易受别人的影响。
  奥勒留从戴奥吉纳图斯那里初识学问之道,这是一个重要且端正的开始。他开始“立乎其大”,不神神叨叨——甚至高学历高地位者也有常人陷于其中,而奥勒留一开始就学会了不语“怪力乱神”,他也学会了“不畏惧也不热衷于战斗”,或者说不惹事也不怕事,事发前谨慎小心,有所畏惧,事发后勇敢坚定,无所畏惧。而一个好的家庭教师还能带来更多的好老师,奥勒留由此打下了古希腊哲学和艺术的基础,并向往一种自我磨练的艰苦生活方式。
  朱利乌斯•拉斯蒂克斯(Junius Rusticus),斯多亚派哲学家,给予了奥勒留最深刻的私人引导,还教授法律。如果说像“卧硬板床”等还是外在的磨炼,这里则进入了一种更深刻的内在磨炼。奥勒留也从他学会了在阅读中不浅尝辄止,不为那些只是具有学问外表的人所迷惑。拉斯蒂克斯帮助奥勒留不去追求华丽的辞藻和构思的精巧——这往往是年轻人容易犯的毛病,奥勒留学会了朴素,而朴素不仅是一种为文也是一种为人的最好底色。拉斯蒂克斯也教导奥勒留对那些冒犯者、错待自己者,一旦对方愿意和解也就乐意地与他们和解,这样不仅表现出因意识到自己也可能冒犯和错待别人而产生出对对方的理解和宽恕,也可以节省自己的精力以用于更重要或更具建设性的事情上。中国古人云“仇必和而解”,近人则有言“一个都不宽恕”,斯多亚派哲学无疑倾向于前者。
  拉斯蒂克斯是继续把奥勒留引向深入的老师,但将之引向古罗马帝国的却是另一位著名的斯多亚派哲学家、奴隶出身的爱比克泰德。他与马可•奥勒留未曾谋面,但可以说是对马可•奥勒留在精神和思想上影响最大的人。


名家点评:

  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悲怆的人。在一系列必须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想要引退去过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的那种愿望。但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机会始终没有来临。

——罗素

  1992年,我问克林顿,除了《圣经》,哪本书对他影响最大。他略微沉思了一下,回答说:“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

——盖瑞•威尔斯《纽约书评》

  《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甜美、忧郁和高贵。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

—— 费迪曼《一生的读书计划》)
 

  这位一千八百年前的旷世奇人于无意间为我们留下这一部《沉思录》。我们借此可以想见其为人,窥察其内心,从而对于为人处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领悟,这部书不能不说是人间至宝之一。

——梁实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