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办公桌里,珍藏着一个父亲送我的土黄色塑料皮工作本,那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款式——16开的大小,塑料的封皮上有“工作日记”四个压金的大字,下边是营口港务局的落款。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这种本子如今已经很少见到了,但上世纪80年代的港务局职工可能都会对它有印象或者使用过它。每年年底,我都会怀着虔诚的心取出它,在上面记录一些数字。要说它的来历,还得从父亲退二线说起…
1997年,父亲到了二线的年龄,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离开他热爱并眷恋的港口赋闲在家,作为他的儿女,我和弟弟怕他从紧张的工作到休闲的家居生活不适应,心里暗暗担心。可父亲却一点不闲,每天,他还是按照坐通勤车的时间在6点早早起床出去跑步,锻炼一下身体,回家后,就在书房里听新闻,看报纸,尤其是《营口港报》,更是期期不落,装钉的工工整整,重点的部位还用红笔圈起来。那是在二线后不久的一个晚上,父亲很严肃的把我叫进书房,把一个土黄色工作本放在我的手上,“我们一家5口都在港务局工作,俗话说‘大河没水小河干’,企业好了,我们职工的家和日子才会越来越好!你和你弟弟一家现在是港口的职工,你们姐弟一定要努力工作,把港口做大做强。这个本子里是我记录的营口港历年的生产情况,现在我退了,你要继续每年的记录,让它见证营口港的发展壮大。这是我唯一的心愿!”父亲说完,我心里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翻开来,第一章节是“营口港概况”,从地理位置、纬度、海域到建港时间,四季温度、潮水、水深情况,码头设施,作业能力、仓储情况上面都记录的清清楚楚。第二章是各年度吞吐量情况,从1979年的25.4万吨开始,到1996年的1470万,父亲收集记录了18年的港口生产情况,直到97年他二线离开岗位。父亲完成了他的工作,他是那么恳切的把他的思想、信任、希望以及对港口的热爱无私的交到我们下一代的手里。从父辈们刚毅坚韧的性格中,我感受着他们这一代特殊的群体---谦逊,认真,坚韧不浮夸,吃苦耐劳,有干劲的人格风范,更多的是学到了“踏踏实实做事,朴朴实实做人”的品德。
看着父亲工整的笔迹,想着父亲那遗憾的话语,我深深体会到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从那以后的10年里,我坚持着每一年的记录,不光为了父亲的心愿,更多的是记录我们这一代人在他们之后干了些什么?正如集团高宝玉总裁说的:“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奉献。”营口港人在以高宝玉总裁为首的集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科学决策,敢为人先,创新思维,自加压力,强化管理,以一年一个新变化,一年一大步的跨越式发展速度前进着。来到营口港的人都惊叹于港口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在这期间,我光荣的成长为港口一名管理者,走上了领导岗位,做为港口的一员,为港口的发展努力工作兑现着对父亲的承诺。今年,我将非常自豪的在这个工作本上记下亿吨大港的实现,百年营港几代人的梦终于在今天圆了!
“我们要奋力实现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规模和数量上的‘亿吨大港’,更是一个内涵和质量上的‘亿吨强港’,”我知道,今后的岁月,是机遇,是挑战,是发展,是追赶,是超越,是登攀!我将用父亲送我的这个工作本继续记录营口港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直传到子孙后代。
当灿烂的朝霞喷薄而出,翻卷的浪花拍打着码头岸边,父亲,请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今天,营口港人昂首迈进亿吨大港的行列,明天,我们还会书写更辉煌壮美的诗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