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者信箱: 孩子总是我行我素,怎么办?

(2010-07-16 13:02:58)
标签:

教育

育儿

数学老师

动机

杂谈

分类: 网友信箱

我感觉自己好失败,不知道怎么教小孩,请你们帮帮我吧!

我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他最大的毛病就是老师上课时,碰到感兴趣的就听,不想听的就自己玩自己的,有时还发出声音,影响上课,还有比如老师安排这节课写字,如果他不想写,他就自己玩自己的,如果想写,他一会就写好了,看到好奇的东西,就走下位置,也不管是否正在上课,老师说他,他也不听,和同学相处一般,他不先去戳别人,只要别人弄到他,他马上就会反击,报复心很强,所以我经常接到老师的投诉,说他不服管教,上课经常被老师赶出教室,但成绩还不错,数学考试很多次都是100分,语文也都是95以上,他的接受能力很好,比如说,二年级的数学,我们没有教他,他在家自己看书,然后给他一张卷子,基本上他都能做出来。今年4月份,整整被老师体罚了一个月,先是被老师推到,眉骨撞到黑板角,淤青了,10多天才好,接下来,就是把他单独一个人拉到教室靠墙坐,平时只要他上课不听,老师就骂他,还在班上叫所有同学不要和他玩。其中有一次的数学课很生动,他觉得很好,他很认真,下课后,他跑到办公室去,要唱歌给数学老师听,说因为数学老师刚才的课上的太好了。我要唱首歌报答你。他平时在家或在图书馆,看他感兴趣的书,很认真,可以看一个小时不挪位,看起来也不像多动症的,但是,他为什么就是不听老师指挥呢?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行我素。

  你的孩子觉得数学老师的课上的好,主动给老师唱歌,我好感动!多么天真可爱的小家伙!

要教育好孩子,需要知道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身心发育的特点。你的孩子才上小学一年级,学习,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就像他玩玩具,做游戏一样,是以兴趣和好奇心为主的他要的是开心和快乐。他不会理解为什么我听懂了,不想学了,还要坐在哪里一动不动。如果强求他,惩罚他,只会加深他的抵触和抗拒,觉得自己在老师眼里不是个好孩子。甚至造成内心恐惧和自卑感。

   培养孩子热爱生活,活泼开朗的性情,保护他的好奇,爱探索的天性比他的学习成绩、是否听话更重要。如果我们的方法不当,一味要求孩子听话,要他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很可能就把一个充满探索和好奇的心扼杀在摇篮中了。孩子就是孩子,不要把孩子变成小大人。

   作为家长,你很爱孩子,也希望他健康成长,我们做父母的是跟孩子一起成长的,要学会与孩子的天性合作。

平时注意倾听和理解孩子。耐心而柔和地了解他的想法,意愿,和感受。比如,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他当时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先肯定他愿望。再问他,你觉得那里有些不妥?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办法?启发引导他,不要说教和训斥。  

可以用做游戏的放式,让孩子在活生生的体验中理解如何跟老师,跟同学合作。比如,你们可以做角色扮演的游戏,他当老师,你当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然后你扮演他平时的样子,做些小动作什么。然后你们再交换角色。这样,在愉快和轻松的气氛中,让孩子在快活中享受到,被爱,被欣赏的喜悦的同时,也学会如何适应学校生活。

 

  你说孩子“我行我素”,心理学家王学富在他的《受伤的人》一书中提到一个词叫“动机的火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激发孩子内部的“动机火花”,而不是压抑它,熄灭它。如果一个人做事的动力是出于内在的乐趣、兴趣、成长的渴望,价值的需求,那么他就会体验更多的幸福、责任和价值。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被强逼做事,那么他做事的动机就从内狭隘转移到外在,就会损害他参与生活的兴趣、欲望或要求。

在我们的社会里,普遍存在给孩子的心理成长空间过于狭小,强迫孩子学习,挤压孩子成长的现象。在许多父母那里,只要孩子成绩好就行,而不理解孩子成长需要多方面的学习。包括玩耍也是一种学习。

   孩子的心像花朵,当你手上拿一朵花时,绝不可握得太紧,否则会弄坏它。稚嫩的童心需要细腻和柔和的爱,和自由成长的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