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01.时光凝结了的箭镇

P02.箭镇秋色

P03.箭镇中心白金汉街

P04.
在离皇后镇东北方21公里的地方,有一个进出皇后镇必经的箭镇,箭镇因箭河而名,而箭河则因水流湍急似箭得名,这个小镇也是新西兰很出名的地方,它与当年的淘金热有关。
一百多年前的1862年,有人在这里的箭河发现并淘出了了黄金砂粒,欧洲和亚洲许多地方的人闻风而动,纷纷前来这里淘金,其中包括8000多名来自中国的劳工,他们大部分来自广东珠三角一带的农村,怀着掘金发财改变命运的梦想,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乘船三个月,从万里之遥的家乡来到这里,没日没夜拼命地干活,他们艰辛的劳动创造了当时整个箭镇30%的黄金产量,然而他们获得的只是微薄的劳务费。劳工们住着极其简陋的房子,过着清贫而寂寞的日子,并受到欧洲人的岐视和排挤。甚至新西兰政府迫于欧洲人的压力,也制订了对华人劳工的不平等规定,如收取华人劳工的人头税,最高每人竟然达到100英镑;规定只准男性劳工入境,而把他们的妻子拒之境外;1898年新西兰颁发的老年金条例规定,那些已丧失劳动力的中国老矿工不能享受等等。

P05.水流湍急的箭河

P06.这里曾发现金砂

P07."华人村”的入口处

P08.这间小商店曾经是“华人村”的中心
不到30年的时间,当黄金挖尽了,运气好的人,辛苦赚下的钱能够买到一张船票便回老家了,但多数没有赚到钱没脸回家的单身劳工,辛苦多年不但没有发财,年老体衰只能在此寂寞终老,叶落了而不能归根,把命丢在了异国他乡成了孤魂野鬼。极少数留下的人在新西兰成家开枝散叶,到现在为止已繁衍了6-7代了。
当中国日渐强大起来后,2002年,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对早年华人劳工在新西兰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进行了道歉。为了铭记这段历史,现在箭河边上复原保留了当年华工的蝸居村落,名字叫“华人村”,那种低矮极其简陋的破房子,叫人看了心酸!有不少标牌用中英文介绍中国村的历史情况。如果想了解这段历史,看看这些标牌就很清楚了!
中国劳工是世界上最肯吃苦而又命运最为悲惨的劳动力,从美国淘金、加拿大修筑太平洋铁路、从古巴种植甘蔗、澳大利亚、新西兰掘金……,无数的华人劳工被榨干了血汗而不能改变自己穷困的命运,国家不强大,国民就要受欺凌,又岂有幸福可言?!一个人可以改变国籍,但又岂能改变中国人的基因?无论身处地球任何地方,祖国永远是中国人的根,一个强大的祖国,才是包括海外游子的全体中国人的靠山,而每个中国人,都应为自已是中国人而自豪,并努力为祖国争光。

P09.当年中国劳工居住的简陋蜗居

P10.

P11.

P12.有很多中英文的标牌介绍了那段辛酸的历史

P13.
P14.

P15.
P16.除了中国人,也有不少外国人来这里参观
曾经繁华一时的箭镇,因黄金热退潮逐渐衰落而被遗忘,直到20世纪60年代,因兴起的旅游热,尤其是邻近皇后镇的便利,箭镇又复苏了。

P17.

P18.箭镇镇中心一条街

P19.有不少的餐馆、咖啡馆和商店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路边花坛鲜花正盛开

P27.秋染美丽的箭镇
小镇四周种植了许多变色的树木,秋天来了,到处涂抹上艳丽的色彩,地上铺满厚厚的金黄落叶,树上挂满成熟的浆果,大自然一幅最美丽的油画,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听说这里每年4月的秋天,都会举办游行、集会等多项内容的金秋节活动,我们早到了几天而无缘得见。在这期间来箭镇旅游的人很多,随处可见步行的、骑自行车的人,在这金黄色的季节,来这里看看漫天落叶飞舞,听听箭河流水欢歌,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也只有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参观“华人村”时沉重压抑的心情才得到了释放。

P28.秋色斑斓

P29.浆果熟了

P30.

P31.人在画中游
P32.

P33.

P34.

P35.
P36.

P3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