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01.新西兰南岛门户基督城

P02.基督城制高点卡迪文许山

P03.城内仿古的电车

P04.清幽秀丽的雅芳河
译音为克赖斯特彻奇的基督城,是新西兰南岛最大的城市和门户,同时也是新西兰除奥克兰外的第二大城市,城市的创建人约翰.格特里,以母校英国牛津大学基督学院为这个城市命名,据称基督城是除英伦三岛以外,最具英伦气息风采的城市,而在加拿大维多利亚,也被称为除英国本土外最象英国的城市,到底谁最象英国的城市无关紧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答案。

P05.基督城机场

P06.教堂广场

P07.公园

P08.
我们今年的新西兰之旅,碰巧遇上英王子威廉携凯特王妃和幼子到新西兰访问,好几个地方都是王子前脚走,我们后脚到,身为贵胄的英王室成员,贵人出门招风雨,每到一处总是带来雨水,到达基督城的那天也一样,淅淅沥沥的雨一直下个不停,为了避雨只好首先参观基督城的博物馆,这个外观颇具哥特式建筑的博物馆,里面以详实的资料、图片和实物,展示了基督城自有人居住的过程,从毛利人到欧洲移民,近千年来的历史。

P09.博物馆

P10.毛利人的生活场景

P11.毛利人的图腾

P12.欧洲移民的历史资料
博物馆外面是著名的植物公园,里面的树木都很古老苍劲,粗壮的树干几个人手拉手都抱不过来,树冠很大,象一把巨型的伞,地上落滿黄叶,真是遍地黄金。公园里面还有一个栽满玫瑰的玖瑰园,时令关系,除了少数花朵还在开放,其它大多已枯萎。

P13.植物公园的老树

P14.基督城有花园城市的美誉

P15.

P16.
环绕公园流淌的是基督城大名鼎鼎的雅芳河,两岸绿树婆娑,水流很清澈也很急,有轻舟从河上漂过,船夫手中一支长篙,轻点慢推,两岸物移景换如在画中游,令人想起剑桥大学那条康河,这是雅芳河最有特色的活动。
河边树荫下有许多野禽,除了绿头野鸭,还有几种叫不上名字,有一种水禽的羽毛有彩色的花纹特别漂亮,它们有时双双对对在岸上独享甜蜜时光,有时展翅飞落水中你追我逐,充滿生机活力。河边栎树下,落满厚厚的黄叶,静静坐在河畔长椅上,听秋风秋雨浅声低吟秋之歌、看秋叶秋花肆意涂抹秋之画,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画卷让人陶醉而微醺。

P17.雅芳河

P18.疑似英国剑桥的康河

P19.良好的生态环境

P20.

P21.

P22.秋色宜人
在基督城,绿树浓荫掩映下十九世纪的典雅建筑比比皆是,街道到处草木繁盛、花团锦簇、充满生气,美丽优雅的环境,为基督城赢得了花园城市的美誉,市内遍布的艺术画廊及博物馆、歌剧院等文化设施所形成醇厚的文化气息,更是让人心醉神迷。

P23.

P24.

P25.

P26.
每个城市的中心广场,都是这个城市的门面和客厅,基督城教堂广埸,就是基督城的大客厅,广场中心的基督城大教堂,是基督城的标志性建筑,这座1864年开始动工、直至1904年才完工的百年哥特式的大教堂,庄重秀雅,令人可惜的是,教堂曾经受4次地震的破坏,尤其是在2010年和2011年两次的大地震中被严重损毁,至今未能修复,断垣残壁处处,听说整个被地震破坏的基督城,完全修复要用20年的时间,而这座雄伟的大教堂,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在过去的老照片里观赏回味了!

P27.遭受地震严重损坏的基督城大教堂

P28.大教堂往日英姿(网载图片)
位于教堂前的广场,则是基督城当地人的休闲场所。每逢周末,便有各式的街头音乐会热闹举行与即兴演出的街头表演。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火炬形镂空的建筑,它就是为迎接千禧年而立的纪念塔。教堂广場不时驶过复古的有轨电车,大红的车厢和叮铛作响的车铃声,仿佛百年时光的穿越。

P29.教堂广场

P30.千禧年纪念塔

P31.
教堂广场西边一座白色有高大弧拱的纪念桥,这座桥是纪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为国捐驱的士兵。这些士兵代表英国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其中有一半的参战者在战爭中死亡或受伤。

P32.世界大战纪念桥
大桥边上大树环绕的绿地上,有一尊人物的半身黑色塑像,据说这就是第二个到达南极点并命丧南极的英国人斯科特的塑像,是斯科特的遗孀为纪念丈夫专门为他建立的,斯特科和南极著名的探险家沙克尔顿,都是从基督城为起点前往南极探险的,基督城留下他们历史的足迹,他们也为基督城留下永远的光荣!很多时候,并不能简单用成王败寇论英雄,成功者毕竟少数,而那些努力奋斗过并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都应该得到人们的永久敬仰和怀念(如果有朋友想了解这段历史,可在我的更多文章之处看《在利德维肯缅怀南极探险先驱》一文)。

P33.南极探险先驱斯科特的纪念像
卡迪文许山是整个基督城的制高点,参观完教堂广场,我们乘车到了卡迪文许山,后改乘缆车上山顶,雨停了,露出一角蓝天,但风十分大,吹得人几乎站立不稳。突然间,天边挂起一道彩虹,坏天气有时也有惊喜,所以世事无绝对。
从山顶上俯瞰基督城,整个城市风貌尽收眼底,一条白线似的是波涛滚滚的太平洋海岸,山峦环抱的海湾,是1850年第一批英国移民乘船来到这里登陆的地方,他们翻过高山,来到基督城安家落户。远处蒙胧的是南阿尔卑斯山,近处平整绿野的是坎特伯雷平原,山下是房屋起伏的基督城。

P34.卡迪文许山

P35.

P36.

P37.

P38.
我们这代人比较熟悉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的家乡就是基督城,他从1927年开始到中国,1987年在中国逝世,在中国待了整整60个春秋,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根据他的遗嘱,逝世后把骨灰也撤到了他生前专注扶贫的甘肃省山丹县的大地上,一个外国人对中国这么深厚的感情和热爱,令很多中国人自愧不如而汗颜。
作为新西兰南岛的门户,到南岛的其他地方都是从这里出发,基督城附近就是著名的铁卡波湖和库克山,湖光山色令人陶醉,请喜爱新西兰的朋友们跟随我的博文,继续游览观赏南岛的好山好水好风光。

P39.

P4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