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01.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大溪地

P02.风景如画.风情浓郁
1716年,英国舰队在南太平洋新西兰的东北方发现了大溪地,“世上最美海岛”的声名从此传到西方和世界各地。各国航海家接踵而来,包括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法国作家皮埃尔.洛蒂、法国画家保罗.高更等诸多名人也都慕名前来一探究竟。不少人来到这里便被原生态的大自然和淳朴善良的原住民所打动而选择了留下。
1962年,好莱坞巨星马龙·白兰度主演的《叛舰喋血记》在大溪地拍摄,第一次用影像向全世界展示了大溪地的绝美风光,大溪地如诗如画堪称人间天堂的天然景色,令大批游客蜂拥而至,从此,它成为无数人追求向往的梦幻之地。

P03.

P04.

P05.

P06.
马龙.白兰度本人,因拍摄这部电影而迷恋上了大溪地,他由衷感叹:“我对大溪地人最仰慕的是,他们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的喜悦,没有名人、没有穷人和富人的差别”。马龙.白兰度投巨资买下一个小岛,并娶了一个大溪地姑娘做妻子,把他乡变故乡,在此过起了乐不思美的悠闲自在的生活。而现在,每年来大溪地结婚度蜜月和度假的超级明星不胜枚举,如美国影、视、歌三栖明星妮可-基德曼、奥斯卡影帝杰克.尼克逊、好莱坞喜剧明星艾迪-墨菲、法国足球明星齐达内、意大利国脚托蒂、布冯等等,而他们住过的地方被当地导游津津乐道,也成了当地的一道风景。

P07.

P08.

P09.

P10.
说到与大溪地有渊源的名人,法国画家保罗.高更(PaulGauguin1848—1903)恐怕首当其冲。与塞尚、梵高合称世界画坛后印象派三杰的高更,集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一身。1891年当在巴黎穷困潦倒的高更第一次来到大溪地,就被这块自由美丽的土块深深吸引,并激发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和灵感,决定住下潜心绘画,大溪地成了他的精神家园和绘画创作的不竭源泉。他两次来到大溪地并住了好几年,他在这个岛上找到了能够最充分地表现波利尼西亚地方的色彩,以大溪地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大溪地的女人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传世的画作。高更喜爱塔希提妇女的那种粗野但却健康而强烈的美,他喜欢她们的天真、直率的性格,他欣赏她们肌肤上热带风情丰富的色调。

P11.高更画像

P12.高更博物馆位于塔希提岛的海边
大溪地因高更的画笔而扬名天下,而高更因大溪地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的荣耀。在塔希提,有一座高更博物馆,走访大溪地时,我曾慕名来到这里参观,追寻高更在大溪地的足迹。

P13.高更博物馆外形

P14.

P15.

P16.

P17.博物馆里琳琅满目的高更画作复制品

P18.

P19.高更的家系图

P20.高更创作的迁徙图

P21.高更所处时代的塔希提风貌

P22.

P23.

P24.
博物馆建在塔希提岛上的海边,里面展出了高更在大溪地的生活和创作历史,当然现在里面的画作全部是复制品,因为原作已全部被欧美各大艺术馆和私人收藏。高更的绘画人物造型浑厚丰实,色彩大面积平涂,线条轮廓醒目,富于象征意味和装饰效果,充满生命的热情和斑阑的色彩,因为塔希提明媚的阳光和明快的色彩,使他的笔端充满浓烈而简明的风格,他的绘画写实而明快,一目了然。在他的画笔下,无论是风景和人物,充满大溪地的阳光和欢快的色调,洋溢着粗犷而健康的美态。

P25.这是高更的代表作:塔希提妇女

P26.

P27.

P28.

P29.


P31.

P32.

P33.

P34.

P35.

P36.

P37.

P38.

P39.高更也是一个雕刻家,这是他的雕刻作品之一

P40.
1897年2月,高更在大溪地完成了创作生涯中最大的一幅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幅画,用他的话来说,“其意义远远超过所有以前的作品;我再也画不出更好的有同样价值的画来了。在我临终以前我已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这幅画中了。这幅画的婴儿意指人类诞生,中间摘果是暗示亚当采摘智慧果寓人类生存发展,尔后是老人,整个形象意示人类从生到死的命运,画出人生三部曲。画中其他形象亦都隐喻画家的社会的、宗教的理想,颇具神秘意趣。这幅画是高更全部生命思想及对塔希提生活的印象综合,是他献给自己的墓志铭。(本段文字摘自百度.百科)

P41.高更创作生涯中最大的一幅油画
P42.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1903年,52岁的高更病逝并埋葬在大溪地的一个小岛上,在金星角的灯塔和马克萨斯群岛上,他的墓碑静静地立在这里。生命在他热爱和眷恋的地方画上了句号,他的生命与灵魂,永远与大溪地连在了一起。

P43.

P44.

P45.
博文音乐《钢琴曲:世界怀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