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01.波黑莫斯塔尔古城

P02.世界文化遗产-莫斯塔尔老桥

P03.莫斯塔尔街景
波黑全名为波斯尼亚一黑塞哥维那,由波黑联邦与塞尔维亚族共和国两部分组成,北部是波斯尼亚,南部是黑塞哥维那,古城莫斯塔尔则是黑塞哥维那的首府。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的民族比较复杂,有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族,信奉天主教的克族和信奉东正教的塞族。1992年4月-1995年12月,这三个民族围绕波黑前途和领土划分等问题产生严重的分歧,继而爆发了二战以后欧洲最大最惨烈的局部战争,在三年多的内战中,经济遭受重创,人员死伤无数,仅在在莫斯塔尔就因战争死亡了一万多人,而这个城市的人口不过6万人而已。整个城市几乎被摧毁,现在大街上还有许多房屋依然弹孔累累,满目疮痍,无声诉说战争的残酷和惨烈,让人触目惊心悲情满怀!

P05.被战争毁坏的建筑物

P06.弹痕累累触目惊心

P07

P08
大凡战争,除民族、宗教、利益冲突,很多时候都是大国强权政治之间的利益博弈,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受害的总是老百姓。铁托在世时,以强人铁腕著称,那时南斯拉夫尚能维持社会主义联邦的体制,铁托一去世,加之苏联解体的连锁反映,南斯拉夫的各种矛盾激化,解体在所难免,正所谓“天下久合必分,久分必合”。听当地导游说,现在不少上了年纪的人,都很怀念铁托时代。
莫斯塔尔距离波黑首都萨拉热窝120公里,建于16世纪奥斯曼帝国入侵巴尔干半岛时,现在以老桥为代表的老城就是那时候开始修建的。长达140米、高达28米的单拱老桥,凌空飞架在内雷特瓦(Nertva)河上,很有气势,是莫斯塔尔的标志,但这座古老的桥在波黑战争中也未能幸免于难,1993年被炸毁,战争结束后的2004年由世界银行组织出资进行修复,2005年与老城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称号。桥的两头是碉堡形石头建筑,以前一头是守桥士兵的兵营,另一头是军火库。桥的外表很新,但桥面铺设的大理石板非常光滑发亮,完全符合已超几个世纪的历史,走路必须小心翼翼,一不留神就要滑到摔跤。听说修复老桥时,从河里打捞起被毁的材料并加以利用,尽量做到修旧如旧,保持老桥风韵。

P09.500多年历史的老桥在战争后获得重生

P10.与老桥一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老城

P11.内雷特瓦(Nertva)河风光

P12.从老桥走向老城
站在老桥放眼四顾,内雷特瓦河两岸树木茂盛,用石片铺成鱼鳞状屋顶的老房鳞次栉比,圆柱尖顶的清真寺与方柱尖顶的天主教堂遥遥相对,清清的河水缓缓流过,许多人在河边跳水、游泳、嗮太阳,尽情享受和平的明媚阳光。希望这座古老的桥,能够真正成为连系各民族的心路之桥、成为真正的和平友谊之桥。

P13.天主教堂与清真寺遥遥相望

P14

P15

P16.享受和平阳光的人们

P17

P18
桥下的老城老街巷,地面全是拳头大的鹅卵石铺成,古意盎然,低矮的店铺里摆满了各种商品,多数是用手工打造的工艺品,这里手工制作的铜挂画、盘子等都颇有特色,有的摊位也出售战争时的钢盔、军帽等东西和印有铁托头象的汗衫和图片。甚至还有店铺还插着红底白色星月的土耳其国旗。街上行走多了包头包脚全身黑袍的穆族妇女,很有伊斯坦布尔的感觉。老街上还有小饭馆和小酒吧,在这些地方一边就餐或喝酒,一边欣赏内雷特瓦河两岸的风光,看来来往往行人的各种形态,既休闲又惬意。

P19

P20.古意盎然的古城街道

P21

P22

P23

P24

P25

P26.琳琅满目的工艺品

P27

P28

P29.有的店铺还挂着土耳其国旗

P30

P31.印有铁托头像的汗衫

P32.手工艺老匠人

P33.老城里的餐厅酒馆

P34

P35.随处可见穆斯林

P36

P37.战争的头盔、弹壳也成了特殊的纪念品

P38
除了老桥老城,在莫斯塔尔我们还参观了天主教大教堂、古老的清真寺和老的共公浴室,还有另一座比老桥还要老12年的科里瓦娃石桥。这些古老的遗址大多在内战中遭到严重破坏,现在所见的都是战后进行了修复。战争的破坏甚于自然灾害,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无可恕,几百年、几千年的文明就这样毁于一旦,令人无比痛惜!在老城边上的一个居民区前面,有一个比较新的墓地,密密麻麻竖着许多白色的墓碑,据说大都是波黑战争的受害者,这些墓地时时在提醒人们,珍惜和平,永远不能忘记那些战争残酷的日子。留下深深战争创伤的悲情莫斯塔尔,在这个城市的历史进程中,写下永远悲痛而刻骨铭心的一页。但愿战争永远不再,愿美丽沧桑的古城永享太平!

P39.战后修复的天主大教堂

P40.市政厅

P41.中学

P42

P43.最古老的科里瓦娃石桥

P44

P45

P46.居民区前的墓地

P47

P4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