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农村丧礼习俗
(2008-11-21 15:21:48)
标签:
民俗丧礼仪式客家风俗杂谈 |
断气以及报丧
去世前,一般将人放在进行丧事的大厅,在那为其送行。人去世后会立即打一包鞭炮,我们这里红事鞭炮数是双的,白事是单。
报丧的只需一个红包,红包里并不是钱是烟丝,还有条红绳是给报丧的人,图个吉利。
起鼓
报丧之后,该来的都来了,请来的那些打斋的师傅我们这叫南婆先生,怎么来的没去问。他们会在下午选个时辰起鼓,家属要赶紧洗澡进入丧礼进行的环节。
亲戚来,分量种的饿亲戚是要下跪迎接的,以示自己家对没照顾好亲人表示内疚,来客会劝说并扶起。之前是会给要戴孝的人戴孝,女的好象有个白布帽子,男的似乎只需在手绑个白布。
起鼓以后
起鼓之后就是正式是打斋,亲人在南婆先生指引下跪拜,南婆先生会唱很多东西,请各路神仙,和请家属的已去世的亲属。
期间,香烛是不能断的,纸钱也是,除了来客上的,自己家的也要添。
哭丧是和别处相同,哭着来哭到盖棺。
去世的是女性的,按向东的厅分布的话,女的棺木应该是摆在西南方;男的应该是摆在西北位。去世是女性的话,南婆先生的位置是在东北位;男性的就在东南方。(这里可能有误)
女性去世,会唱段十月怀胎,有要选择去世的人是上天堂还下下地狱的,写手天堂的纸条三张,地狱一张,选什么无所谓的。用个碗装着,反扑在地,然后用扁担头捅烂那个碗拣一个纸条即可。
盖棺之前是要赎谍的,我没能理解是什么意思,就是全部人到露天的地方,一个南婆先生牵引,一个在敲唱,家属就跟着牵引的南婆先生围着桌子转,共10张谍文,唱的内容很搞笑,赎谍文就要往桌上的碟子扔钱,多少不定,一毛也行,但是南婆先生知道大概多少钱的,到多少就给谍文,家属可能要走很久。的孙女要担东西的,一块肉一个鸡。听说也可不走,直接给300就不用走这个程序,因为走下来估计也是200、300的样子。
之后是,盖棺,这似乎是很严肃的事情,哭丧的会哭很大声,而南婆先生的动作在这里会很大,用镰刀拍打棺木,用火引魂出门,还要关打发门,那些抬棺木的要负责盖并钉好。年纪大的去世是8人抬,年纪轻的是4人。
之后,就是抬上山入土。
到了时辰,还有一定的程序,比如捧饭碗给去世的人,这是象征的。然后是起棺(就是抬起来)起棺是不能看的,盖棺时是想冲的人不能看。这似乎是说看了就是舍不得的意思,怕去世的人不愿意离开。
然后就上上路了。
上路,长子是要走在前面的,并且要拿住神主牌在前面引路,神主牌有字的一面是向着前方的,且回来时是要带回来,不准丢的。
会一路撒纸钱和打鞭炮,鞭炮仍是一次一包,不过间隔不太长。
鞭炮就在山脚会打完,打不完的就直接点完,那些不是很亲的的送葬的人到山脚就可以回去,孝子孝女要送到半山。半山之后他们回去,长子仍是要送到坟前,但不能看入土,送到坟前孝子也是要回去的。
回来时会折一种植物去运还是什么的,直接插在进行丧礼的大厅门前,孝子孝女们回去的时候是不允许回头看的。一直到家。洗手,吃块烧肉。
然后就是进入大厅,把大厅里所有丧事用的纸香的东西和一些纸房子什么纸钱什么的一起烧掉,孝子孝女要围成一圈,手里拿着桃枝边烧边打,直到烧完,清理。
之后就是三七,一般是过完头七才允许出远门,不过也没很死的规定,最好是头七去后。走亲戚过门玩是一定的,一定要过完三七,这也看各家对此是否在乎,在乎的会很在乎的,不在乎的倒也不觉什么。
听说还有一种是三天两夜还是两天一夜的。正常的是一天一夜。那中听说要在河边放木马,并且放水灯,这高级很多,想来程序是更复杂。
不过整个下来都很累人的,从去世到完毕,之前送终肯定就在守夜的,到完毕一定会超过24小时。历时很长。
火化的是不允许入厅的,就在屋檐外放着,仪式依然在室内。
仪式期间孝子孝女们吃是在大厅吃的,不多。可吃消夜。仪式上也有开玩笑的,有大笑的,喝醉的,这显然避免不了。不痛快是一定的。
似乎是这么多,不过,听说请的南婆先生不同,程序也不同,连唱的东西也不同。对了,南婆先生的服装是红色的,为什么不是道士那种黄色?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