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学校微创新优秀实践案例(第二批)
(2015-01-20 20:17:59)
标签:
教育 |
分类: 基教研究 |
泰州市学校微创新优秀实践案例
(第二批,2015年1月)
类别:主题德育行动
11.泰兴市马甸初中主题班会“大会操”。泰兴市马甸初中把教学上的“同课异构”嫁接到主题班会上,开展“同题异构”的主题班会“大会操”。各班根据同一主题,在班主任指导下,由学生全程自主负责策划、彩排,让学生成为班会的主角。这一举措既展示了学生才艺,提升了学生能力,又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选送单位:泰兴市教育局)
12. 海陵区海光中心小学“家长上晨会”。海陵区海光中心小学常年邀请家长到校上晨会课。由班主任老师预先征询家长的意愿,商榷上课内容,年级组安排时间,让家长利用学校晨会10分钟时间,给孩子们讲学校和书本外面的世界。(选送单位:海陵区教育局)
13.姜堰区行知实验小学“校长压岁钱”。姜堰区行知实验小学放寒假前给每位学生发放一定金额的校长压岁钱,组织学生讨论“怎样使用压岁钱最有意义”,开学后逐一了解统计校长压岁钱的去向,并评选出“创意奖”、“爱心奖”、“科学奖”、“智慧奖”。既体现了学校对孩子的人文关怀,也是对学生财经素养的培育,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好评。(选送单位:姜堰区教育局)
14.姜堰区行知实验小学“为自己设奖”。姜堰区行知实验小学要求每个学生在学期初为自己设定目标,制订个人成长规划。学期末由学生根据既定目标为自己量身定制不同的奖项,并召开表彰大会,邀请家长参与。这种个性化奖励,鼓励每一个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学生更加自信、更加快乐。(选送单位:姜堰区教育局)
15.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国学“第一课”。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践行“伏羲教育”理念,在新生入学仪式上,一年级新生身着汉服举行升国旗仪式,行拜师礼,集体吟诵《弟子规》,行“开笔礼”。学校用这种庄重的仪式激励新学生尊师重教、勤奋学习,弘扬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选送单位:泰州医药高新区科教局)
类别:自主学习行动
16.泰兴市南新小学“双周一备 • 单周一研”校本研修模式。泰兴市南新小学以“问题即课题、实践即研究、成长即成果”为指导思想,推行“小课题研究下的‘双周一备•单周一研’”校本研修模式。教师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人人确立一个小课题,从自身小课题研究的方向出发,进行备课、观课、议课,从而提高了校本研修的针对性,调动了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选送单位:泰兴市教育局)
17.泰兴市曲霞初中“依托教学案,实现‘我’学习”。泰兴市曲霞初中通过有效的集体备课,精心编制教学案。课堂“以生为本”,以“教学案”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累积、问题探究、总结归纳,把课前自主预习、课上自主探究、课后自主巩固、学后自主评价和反思落到实处,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选送单位:泰兴市教育局)
18.泰州市许庄初级中学备课组分层走班教学。泰州市许庄初级中学基于外来务工子女多、学生个体差异大的现状,以数学学科为试点,采取“同班分层学习”、“教师分层任教”、“异层走班上课”等形式,打破常规班级建制,实行分层走班上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选送单位:高港区教育局)
19.姜堰区白米中心小学“作文配图教学法”。姜堰区白米中心小学将儿童画引入习作教学,要求学生在作文中配图,在儿童画中配文,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习作水平,还丰富了学生童画创作的素材,提升了学生童画创作的水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选送单位:姜堰区教育局)
20.姜堰区第四中学“思维导图进学科”。姜堰区第四中学把思维导图融入校本化的教学研究,在课堂上用思维导图授课,用思维导图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解决了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选送单位:姜堰区教育局)
21.姜堰区行知实验小学“全科手抄报”。姜堰区行知实验小学通过“全科手抄报”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汇总各门学科应知应会知识,进行知识“小拉网”,选择重点精华部分入选“全科手抄报”。学校通过班级墙报、学校橱窗、班级QQ群等进行交流展示。“全科手抄报”已成为学校学生主动获得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的有效途径。(选送单位:姜堰区教育局)
类别:青春活力行动
22.高港实验小学“筝艺进课堂”。高港实验小学依托地方社会资源,利用每周五下午“拓展性课程”活动时间,开展“筝艺进课堂”活动,邀请校外辅导员为学生介绍有关风筝的起源、历史故事,指导学生画风筝、制作风筝、放飞风筝。既培养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了传统文化技艺。(选送单位:高港区教育局)
23.姜堰区实验小学康华校区“走动式”班本活动课堂。姜堰区实验小学康华校区利用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开设“走动式”班本活动课堂。学校把兴趣小组、小型社团活动整合起来,在征求学生最喜欢的班本活动项目的基础上,确定了系列班本课程,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各年级主题各不相同,各班班本项目个性鲜明,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促使更多教师加入到“班本课程”的课题研究中来。(选送单位:姜堰区教育局)
类别:实践体验行动
24.靖江市城北小学“无书面作业日”。靖江市城北小学把周四确定为“无书面作业日”,开辟新的实践性较强、思考性较深、创新性较多的作业模式,把德育践行、名著阅读、手工科技、艺术活动、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让学生接触生活、回归生活。学校还利用周五下午的一节课,集中展示交流周四的实践作品,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选送单位:靖江市教育局)
类别:其他
25.泰兴市襟江小学“徐小平学生奖”。泰兴市襟江小学设立“徐小平学生奖”,该奖项没有规定项目,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自主申报,如“自行车拼装”、“沙画”、“魔方”、“地图通”、“即兴主持”等等。先由申报学生在班级层面PK,胜出者当选“班级吉尼斯”;然后再在年级层面PK,胜出者当选“年级之星”;最后在学校层面进行比赛,胜出者获得“徐小平学生奖”。该做法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认识自身价值,挖掘自身潜能,促进学生多元发展。(选送单位:泰兴市教育局)
26.泰州市许庄中心小学“网上家长学校”。泰州市许庄中心小学利用互联网构建家校网络互动新模式,开展“利用网络环境,优化家校共育实效”微课题实践研究。通过班级网页、网上成长档案、网上家教问答、网上资源库等丰富网络资源,让学校教育理念走进家庭,为家长提供个性多元化服务。(选送单位:高港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