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州实验学校教育教学视导反馈会上的发言
(2014-06-06 21:21:15)
标签:
教育 |
分类: 基教研究 |
市直小学应有怎样的责任担当?
——在泰州实验学校教育教学视导反馈会上的发言
(2014年6月5日)
戴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一)
从6月3日下午开始,我们邀请泰兴襟江小学、靖江城北小学的11位专家以及包宗仁处长、罗守同科长,对泰州实验学校进行了为期2天的教育教学视导。视导期间,我们听了34节课,查阅了各种资料,向家长发放了问卷调查,访谈了学校的责任督学和部分校长、中层干部。下面把视导情况向大家做个反馈。
在正式反馈之前,我有两点先说明一下。
一、我们为什么要组织这次教育教学视导?
去年下半年以来,市教育局对市直学校的管理模式进行了重大调整,撤销了市直学校工作处,由基教处、职社处牵头负责市直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我个人理解,这既不是弱化,也不是强化,而是管理力量的和管理方式的优化。基教处在今年市直教育工作中,主要做5件事:一是按照“因校制宜、一校一标”的原则,制订好年度考评方案,开好年度工作会议,落实好每一所学校的年度奋斗目标。二是继续做精做细市直教育共同体的工作,放大市直教育共同体的经验。三是全面启动市直基础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视导并抓好视导问题的整改。四是继续实施面向所有中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考核;五是抓好年终考评,凭数据说话,靠实绩评优,以鲜明的考核导向,推进市直基础教育规范、优质、特色发展。总之一句话:该管的要坚决管住,能放的要全部放掉,追求一种无为而治的境界,大力支持校长自主办学、用教育家精神办学。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组织了对省口岸中学、泰州二中、泰州实验中学、泰州三中、省泰中附中以及泰州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视导,下半年将继续组织对省泰州中学、泰州田家炳中学和泰州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视导。视导过的学校,下一步就是要抓好视导意见的落实。
二、我们实行的视导是一种什么样的视导?
我给我们进行的教育教学视导取了一个名字,就是“发展式视导”,也就是要通过视导,发现和培育典型,提出建设性意见,致力把鲜活的经验培育为全局的特色,把细小的改革放大为面上的创新。我们不是检查式,而是发现式;不是结论式,而是讨论式;不是命令式,而是协商式。我们这个“发展式视导”,可从三个维度来把握。一是谁来视导?即市内外同类型学校的专家。二是怎么视导?不搞花里胡哨的动作,围绕学校日常管理进行,到普通高中,重点视导班级常规管理、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教学管理力量下沉、学生精神面貌等,到泰州实验学校,重点视导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常规管理、少先队工作、教科研和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学校文化建设等。通过望闻问切,既全面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又指出存在问题,开出药方,真正起到把脉问诊、强身健体的作用。三是视导后怎么办?千万不能一视了之、一说了之,而是要认真落实视导提出的整改意见,固化视导的成果。正如董局长在今年市直教育工作会议上所说的:“教育教学视导的情况如果较差,各位校长不要怕,我们关键不是看大家的问题,而是看大家对视导出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的情况。”
下面请4位专家反馈视导意见。
(二)
刚才,4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教育教学视导情况进行了反馈,既充分肯定了学校取得的成绩,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讲得都很好。
因为要到学校来视导,最近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市直小学应有怎样的责任担当?借今天这样一个机会,我把我的思考向大家做个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首先,市直小学应在目标定位上勇于担当。在2008年的时候,教育局就提出,市直教育具有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即从事业规模看,市直教育已经成为全市教育的重要板块;从教育资源的质量看,市直教育已经成为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比重较高的地区;从市直学校的区位优势看,市直教育已经成为全市教育关注度较高的区域;从市直学校的发展环境看,市直教育已经成为全市教育的“近水楼台”。现在,回过头来看,市直教育这四个方面的特征依然十分鲜明,特别是市直教育在政策倾斜、福利待遇、财力支持、职称评定和各种评优评先中依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市直教育的关注度有增无减,要求市直教育进一步提高水平的愿望也更为空前。作为市直的唯一小学,我们不能因为生源压力最大,而产生质量最高的错觉。我们取得的成绩不容否定,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对照领导和群众的要求,对照市直学校的所处方位,对照许多同类型学校,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按照古人讲的“取法乎上,得于中;取法乎中,得于下”,我们要不断调高目标定位,要有勇于当头的雄心壮志和舍我其谁的胆识胆魄,时时刻刻做到“三个比”,即与全市所有实验小学比,与全市所有特色小学比,与省内、国内的著名小学比,始终保持工作的压力,并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力争早日成为全市一流、全省知名的学校。
其次,市直小学应在素质教育上勇于担当。小学教育是离高考、中考较远的教育,是束缚较少的教育,因此,也是在素质教育上应该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的一块教育。5月29日,市教育局已经印发《关于实施素质教育“5+2”工程的意见》,将从今年秋学期开始,按照“整体设计、区域推进、学校突破”的总体思路,在全市中小学实施主题德育、自主学习、青春活力、实践体验和未来素养五大行动,构建区域推进展示和学校微创新激励两大机制。市教育局同时决定,将在11月份前后,在市区首先举行现场观摩活动和推进会,希望学校迅速传达贯彻,认真研究部署,精心排定、打磨现场会展示的活动,切实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并带动全市小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5+2”工程。
第三,市直小学应在队伍建设上勇于担当。我们这支队伍,十分年轻,充满青春活力和蓬勃朝气。但领军人才还不够杰出。我们许多同志要向丁宜林校长学习,立大志、下苦功,静得下心来,读得进书去,多思考、勤实践、善反思。学校要营造氛围、优化机制、舍得投入,努力形成杰出人才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
第四,市直小学应在文化建设上勇于担当。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反映着一所学校的独特气质、品格和精神内涵,对学生、教师有着独特的、深刻的、巨大的引领、引导作用。校长的主要职责就是要领导教学、发展教师、建设文化。但是学校特色、学校文化,不能速成,它需要时间、需要实践、需要坚守、需要历史的积淀,需要心与心的付出,乃至于需要一任又一任校长的不断付出、不断拓展、不断传承。学校文化,应该体现在课程、活动和教育、教学、管理的环节之中。比如学校提出的创造幸福教育,应该具体化为幸福课堂、幸福班级的建设和幸福地教、幸福地学。一进入音乐室、美术室,就应该让学生感到步入了艺术的殿堂。杨九俊先生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我也赞长丁宜林校长关于学校文化不要过于强调特色的观点。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之间有关联,但不是一回事。我也不赞成把京剧、空竹、乒乓球当做学校文化特色来追求,而应该作为体育艺术“2+1”项目来建设。人大附中刘彭芝就曾说过:“我不赞成中学过多地强调特色鲜明,而主张中学教育必须走全面发展之路,中学与大学不同,中学是全面打基础的,大学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人大附中提出的培养目标就是“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我主张,学校文化建设在考虑已有一些因素的基础上,要注意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我们是泰州外国语学校,这样的特色、这样的文化,怎样体现?特别是在课程、活动、环境中如何体现?二是阅读。我们学校的阅读工作开展得不错,但还要继续加强。或者说,这方面的工作怎么强化,也不会过分。阅读是一种优美的姿态,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朱永新先生曾经说过四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第五,市直小学应在均衡发展上勇于担当。市教育局致力办好市直小学,不是仅仅要建设一个教育高地,打造一个教育盆景,而是要充分发挥市直小学的示范辐射作用,引领全市小学整体水平的提升。真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也。”因此,泰州实验学校不能“独善其身”,而应该“兼济天下”,把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辐射到周边地区。刘彭芝校长说,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需要一批引领者、开拓者。优质学校发挥辐射作用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多种形式孵化出更多的优质学校。我们市直学校共同体的工作做得不错,还要继续深化。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做好干部培养、名师打造、理念提升和学校发展模式经验总结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在学校周边孵化出几所优质学校,为泰州市南部新城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