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慎用“社会闲散人员”一词

(2012-07-16 10:53:05)
标签:

宝鸡群体事件

围困警察六小时

社会闲散人员

出租车司机

公平

公正

杂谈

分类: 虎观点闲扯

   据2012年07月15日01:56  华商网-华商报:陕西宝鸡车祸引发群体事件,6名警察被围困6小时。

    记者:赵航,通讯员:胡骥,报道中称:昨日凌晨,宝鸡市区太白路和清姜路十字发生一起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一些人围困处警民警,造成该路段堵塞6小时,宝鸡警方采取果断措施带离7名带头闹事者。

    14日凌晨1时许,市区太白路和清姜路十字,一辆出租车与一辆黑色现代轿车发生追尾事故,黑色现代轿车上的4名男子(该车共坐6人,4男2女)对出租车司机陈某进行殴打,致其眼部受伤,后被送医院救治。事故发生后,夜班出租车司机100余人先后赶到事故现场,将出租车停放在太白路和清姜路十字,把东、南、西、北4个方向道路堵塞,并将前来处警的巡警、交警围堵,不让民警将参与打人的陈某、巨某带走。

   一些社会闲散人员趁机在现场起哄,谩骂、推搡、围攻执勤民警,向民警和警车扔矿泉水瓶,并试图强行争抢已被民警控制的陈某、巨某,严重妨碍了民警正常执行公务。此事中,最先处警的6名民警被围困长达6小时之久,多名民警被投掷的水瓶击中,太白路和清姜路十字交通秩序完全陷入瘫痪,治安秩序混乱。

  获悉情况后,宝鸡市公安局局长张安新要求现场各警种密切配合,迅速、果断、妥善采取措施,快速平息事态。市局治安管理处、交警支队、巡警支队、渭滨公安分局领导及时赶到现场,迅速成立了“714”群体性事件处置领导小组,果断采取措施,指挥各警种民警相互配合,对带头闹事的7名嫌疑人实施了抓捕带离,对周边围观司机和群众及时进行疏导和劝离,早7时许,现场恢复正常。

    看了这则新闻后,我对记者报道的内容高度重视,立即仔细查看,迅速发现问题,果断采取带有疑惑的措施进行深刻剖析。

 

1. 由此报道联想到,很多出租车在街上确实没有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随意停、靠、拐、变道、违反信号灯…现象多多,这很容易引起事故,难怪在道路上,常见各路司机与出租车司机发生争执的画面。记者对这件事的起因,并没讲清在双方汽车行驶过程中孰对孰错的情况下发生摩擦,对此不好妄下推断谁是谁非。

2. 出事一方车上有四男2女,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加上酒后壮胆,对出租车司机大打出手,嚣张至极。我们不知这几人当中有没有什么“特殊”后台背景,是不是警察处理问题让出租车司机们“满意度不高”?否则的话,出租车司机为什么围堵警察?

3. 

 

出租车行业及司机们是个标准的弱势群体,一旦碰到有关部门或是碰到劫匪侵害自身利益时,如果没有齐心协力地集体联合起来维护和保护,那么,受到不公待遇或是碰到人身财产有危险的事那是家常便饭,所以,一旦一方呼应,八方支援也就不奇怪了。一百多辆出租车聚集并不是预谋。

4.什么叫社会闲散人员?没工作的小青年?毕业待工的高中生、大学生?家庭主妇?下岗职工?退休人员?按照惯例,我所理解的社会闲散人员就是两劳释放人员。可这起事件中,在半夜1点,哪来的那么多社会闲散人员?难道是应出租车司机呼唤而来?为什么我们国家有那么多社会闲散人员?

    我们见惯了记者们笔中所谓的“不明真相的群众”被“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蒙蔽迷惑、挑唆和煽动,或者“黑恶势力幕后指使策划”等这样的事件定性,完全不提因有官部门工作透明度不足或是工作失误导致的潜在官民矛盾。

 

5.出租车司机为何抢夺殴打他人的那两人?如果不是警察当时处理问题不当,何来“社会闲散人员”堵路?如果对双方公正、公平,我想,也不会有这群体事件发生,即使有个别别有用心之人的挑唆、煽动,但也不至于造成这么强烈地围堵达六小时之久。

6.获悉情况后,宝鸡市公安局局长张安新要求现场各警种密切配合,迅速、果断、妥善采取措施,快速平息事态。

   可事实却是此事中,最先处警的6名民警被围困长达6小时之久,多名民警被投掷的水瓶击中,太白路和清姜路十字交通秩序完全陷入瘫痪,治安秩序混乱。

    既然迅速、果断,为何出警民警被困6小时?

 

    我感觉,这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实际上背后却隐藏着难以想象的社会多重矛盾危机,这个事件不过是这些司机们长久被压抑情绪的一个宣泄而已。话说回来,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坚决严惩酒后殴打出租车司机的匪徒,一定严办聚众闹事的那些以违法为手段的“维权“人员,只要各有关部门公正、公平、公开地处理各种“官民”“民民”“企民”等问题的纠纷,不使多种积攒的矛盾激化,我相信,各种群体事件就将迎刃而解。希望记者们不必动辄上纲上线地上升到“社会闲散人员别有用心地聚众闹事”这一层次的“高度”上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美丽的错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