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的好听,唱的更动人

(2010-11-07 21:14:53)
标签:

高物价

发改委

物价失控

人民币升值

粮食

石油

食用油

素菜价格

经济

杂谈

分类: 虎观点闲扯

      面对31种价格监测商品中近80%价格上涨的现状,永远正确的发改委有关人员透露:多部委拟联合制定相关措施控制物价上涨。
      可是,物价是能靠行政手段完全控制了的吗?不都市场经济了吗?不管在消费领域的上游,还是中下游,物价上涨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发改委先前首先惦记着的是让石油不断地涨价,然后天真地幻想着控制物价,并声称“成品油价格调整对价格总水平的实际影响很小”,真是这样吗?石油煤炭是国家发展的命脉,石油只升不降带来了多重危害:走私更加猖獗;劣质油泛滥;增加众多行业、企业成本,导致亏损、减员;增加了民众负担;促使多个行业攀比涨价,影响了整个民生。

      针对各个领域的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成本的大幅提升,发改委及多部门能让老百姓赖以生存的粮食蔬菜价格降下来?天方夜谭!

     我们很清楚GDP的来龙去脉,也很了解我国GDP已然成为世界第二的根由,为此,民众无比自豪与幸福。

     据早已内定的统计数据得知,即将公布的CPI将再创新高。伟大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各地、各行各业的物价飞速上涨,通胀已成事实,年底再次加息不是没有可能,虽说加息乃是形式大于内容,但不得不再次走这个形式,可面对着如此具有高超艺术处理过的特色CPI数据;面对着物价的漫天飞舞;面对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后的一年之内最少还要升值8%的压力;面对着通胀的严峻形式;面对着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的窘境;面对着商品出口的惨烈竞争;面对着劳动成本的大幅上扬的态势;面对着许多企业毛利的缩水状况,股票市场还有大众期待的大牛市吗?不置可否!当然,股民是期待着6124点尽快到来的。

 

     欧美的宽松货币政策绑架了新兴经济体,我们到底是跟着宽松呢还是隐忍通胀的嚣张?

     人民币升值过快,出口恶化;不升值,面临着国际压力;既要增强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也不能走过去一味的扩大;若提高劳动者收入,那么,企业相应的成本会增加;如果大力发展房地产,又违背了中央限制房价的精神。
     面对特色的神奇国度之现状,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视而不见,他的高级论调:“我们没有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政府政策的产物,拉动内需物价就要上涨。物价上涨正是在拉动内需的一个反应。我们中国要想成为强国,非得是‘三高’。即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

     即使专家教授说三道四也摆脱不了中国百姓承担着高物价的事实,我们物价赶超欧美只恨四十年太久,不得不只争朝夕。而我们的“人价”却极其低廉,收入远未跟上物价、房价暴涨的脚步,哪来的那么容易实现三高?

     面对如此专家教授具有国际视野的奇谈怪论,我们不禁要问:此所谓的经济研究院的院长不是标准的掩耳盗铃、漠视民生吗?

    请专家、学者、教授睁开眼、别睡着了:欧美经济强国确是高消费,可人家是高收入,而中国人年平均收益只是人家的数十分之一,哪有一点可比性?美国人用5年的收入买一套房,而北京一个普通白领月工资假如是5000元(有太多的人未到这个数字),若买一套100平米的房需要50年,而且不允许吃喝,还不能饿死,否则失去了买房的意义。

    人价能高得上去吗?中国13亿人口,目前仍主要集中在低端制造业和农业,大涨工资意味着低成本优势一去不复返,工厂一倒工人失业,单靠专家说的“让政府加大低收入补贴力度”,是很容易办到的么,拜托,长着脑袋是干嘛用的?“人价”普涨没有几代人的努力那是白日做梦。
    劳动力成本高可能使物价高,这个没有错,因为二者是正相关的;而货币升值(钱价高)与物价高是一对矛盾,根本不可能实现。在我看来,真正想成为强国应该是低通胀、高增长、高就业。因此,“物价涨几个点无需着急”极具危害性,不仅会造成普通民众巨大的生活压力,而且极有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到时别学江西万载县委书记“赴京非正常上访,一次罚款二次拘留三次劳教”的政策,如果老百姓在基层受委屈到哪里告状呢? 
     

   “十二五”规划说得多好听啊:努力使得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财富中的分配比例。

    结果呢?物价失控;居民收入非但未增加,还要面临着生活成本的大幅提高,收入分配严重失衡。而现实经济政策以货币超发来促经济发展,这只会导致收入分配格局的继续恶化。中国要走的,绝不应是高物价的道路。

一些人幻想着“三高强国”,实为“物价钱价”上涨鸣锣开道,对外是打肿脸充胖子,对于老百姓则是画饼充饥。

   中国的民众为经济增长承担了相当大的成本,这是国民收入分配失衡的货币现象之一。


    有人调侃道:看来不仅“蒜你狠”将继续前行,“豆你玩”着再“姜你军”,“海豚”则成为了“糖高宗”,价格听证会又怎么不成为“逢听必涨会”呢?进而房价再来个“棉花掌”还就真说不定,只是不知随后的这“药你苦”是否会难以下咽而衍生出一场金融风暴呢?

 

    有一点我坚信:明年2月的春节,所有蔬菜价格出奇的高,不信到时看看,十来元一公斤的菜价比比皆是。工资收入还是去年的水平,可吃的这菜价已经翻了数倍啊,这真是集尽情享受物价之花枝繁叶茂之景的同时,也能让民众欢欣鼓舞地期待着新年过后收入翻番的幻想于一身啊。

    不是人民币升值了么,怎么这人民币在人民手里越来越不值钱呢?是不是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呢?问题症结究竟出在哪?这事,发改委知道;专家、教授也通晓;有官部门的相关人士更明白;可人民越来越糊涂。

 

   “三高”高论让老百姓高处不胜寒,而多部委联动控制物价之事,都乃说的比唱的好,哦,不太贴切,应改为:说的好听,唱的更动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