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姐江竹筠《新华字典》咬文嚼字杂谈 |
分类: 自家杂谈 |
江姐的名字应该怎么读?
独杉君
前几天偶然看了一会儿中央一套播放的电视剧《江姐》,发现演员在说江姐的名字时,把“江竹筠”的“筠(音云)”一再读成“筠(音军)”。对于我们这些五十年代出生、读着《红岩》长大的人来说,江姐的名字耳熟能详,听到这种读法很别扭,难道几十年都读错了吗?
为了保险起见,我查了《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它们的解释基本一致。“筠”是有两种读音,但词义有别:⑴yún(云),指竹子的青皮,或借指竹子。⑵jūn(军),筠连,地名,在四川省。再联系江姐名中的“竹”字,显然读“yún(云)”是最合理的。“筠”字一般用于姓名时都是取其“竹子”之意,读作“yún(云)”的。
我想如果这部电视剧的演职员在创作时能够认真做些案头准备,不至于将烈士的名字读错,留下遗憾。
[后记]
本文发表后,博友云之魂魄提供了网上有关江姐姓名演变的资料,查阅后发现我的观点虽然不错,但电视剧中的读法也是有据可查的。特附有关资料如下供博友们参阅。
http://s13/middle/598b4882t8d6133ec137c&690
[百度百科]资料
江姐姓名的演变
江姐的本名其实叫 江竹君,后来她到万县工作,就化名为江志炜(可能是有志向伟大之意)。当她被捕的时候,敌人问她的名字,她说“我叫江志炜”,狡猾的敌人冷笑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真名叫江竹君。”
这时,江姐听到了审讯室外风吹竹林的声音,想起了家乡的竹林那种顽强。每当狂风暴雨来临,它们个个精神抖擞,毫不畏惧。即使狂风吹落它们的枝叶,暴雨折断了它们的“脊梁”,它们仍然不肯向暴风雨低头,高高地挺立着,将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它们像一排排坚强不屈的士兵一样,不肯向敌人投降屈服,为了晚一点暴露身份同时又表达自己忠诚,她灵机一动,大声对呵斥敌人:“对,我是叫江竹筠,不过我那个筠,是竹字头下面一个平均地权的筠,你们不要写错了。”可谁知,这一改,竟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叱咤风云的千古英名。(注:筠有两个音,当它读yun的时候,意为竹子。读jun的时候,作一地名并无竹子之意,但它此时又恰恰与君同音。我觉得江姐真的很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