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之行--游记七--嘉峪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嘉 峪 关
早闻嘉峪关与山海关、居庸关齐名,名列万里长城诸关之首。所以安排在行程的最后,也是存着一个私心----想拍到日落时分的嘉峪关。
到达嘉峪关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将随身的背包寄放在检票口的工作室,说好六点半过来取。但工作人员的一句话,却让我叫苦不迭,关城五点半关门,也就是说我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去游览关城。
轻装的我,几乎是一路小跑地直奔关城而去,沿途的九眼泉和长城博物馆已经无暇顾及。想拍到日落更是不可能了,因为日落要等到傍晚七点以后才能看到,何况今天又是阴天。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也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距今已有631年的历史。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
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历时168年,于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正如史料《秦边纪略》所记:“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素有“天下第一雄关”美称。
嘉峪关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有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500余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关城内现有的建筑主要有游击将军府、官井、关帝庙、戏台和文昌阁等。
到了关城外,这才发现自己又犯了个错误,竟然忘记带银子了,我只能看着别人骑在马上扬长而去。不过尚可安慰的是,那马也不能任由你驰骋,每匹马都是由人牵着走的,速度可想而知。除了马,还有许多的骆驼,眯着眼睛或卧或坐,故做暇思状。
漫步关城,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大漠戈壁和连绵不绝的雪山,视野开阔却满目荒夷。想当年:这里曾是烽火狼烟、金戈铁马的古代战场,这里也曾是贯穿欧亚、商贾云集的丝路重镇。硝烟散尽,英雄不再,留下的只是千年的历史,世人的感叹!
六点半前,我终于赶回到检票室,除了一个小伙,其他人已经下班了。顺着原路,又来到了九眼泉边。四周很静,心中也平静下来,久在都市中的人,一切都是匆忙的,难得片刻的小憩,难得片刻的宁静,难得有如此的青山碧水陪伴。
很累但更快乐!累了身,却怡了心......

永远的诱惑--祁连雪山

到岸请君回首望.

九眼泉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