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伟大的生肖:老鼠和农业发明
我们知道,许多动物都有储存过冬食物的技能。其中,尤以老鼠(田鼠)特别喜欢在秋季储存植物草籽(包括野黍、野粟、野菽等野谷类的种籽)为过冬食物。每到秋季,老鼠们就忙碌起来,一只老鼠抱着草籽多的草穗躺在地上,另一只老鼠拖着该老鼠的尾巴往洞里拉;一个秋收季节下来,许多老鼠背上的毛都会被磨秃。
老鼠的上述快乐生活,人类很长时间并不在意。这是因为,老鼠(包括兔类、獾类)生活在草丛中,而自然界还有许多大型野兽可供人类捕猎。直到有一天,肥美的大个野兽,越来越少,人类为了捕猎到它们,开始采用火攻围猎法,即根据风向和地形,从某个地方放火烧山,把野兽赶出,然后在相反的地方,埋设好包围圈进行围猎。
这种放火烧山进行围猎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春天的北方地区。一是春季食物少,人们需要捕到猎物;二是北方气候相对干燥,而春季更干燥,因此火容易点燃起来。
那么,放火围猎与老鼠洞和农业发明,又有什么干系呢?这里涉及到目的与效应问题。放火烧山的目的是围猎,它的副效应之一却是把放火区里的自然植被更新,副效应之二则是把老鼠洞暴露在人的视野之下便于人类从中找出草籽类食物(由于草籽颗粒较小,会散落许多在地里)。
经过放火烧山的地方,原本杂草丛生的植物群落,绝大多数的植物品种基本都被烧死了,土地重新变成了处女地,等待着接纳新的种子。与此同时,老鼠在洞里储存的草籽,却躲过了人类放的山火,在雨水的滋润下破土而生。那些躲避火灾的老鼠,由于大火烧掉了遗留在田野上作为路线标志的气味,它们通常都找不到原来的窝,因此储存的草籽也就被留了下来。此外,也会有一些草籽谷物被火烤熟或被老鼠洞里的水汽蒸熟,并散发出迷人的谷香,我们的祖先由此学会了熟食植物。
有必要指出的是,老鼠在度过漫漫长冬时,先吃掉的是那些不够成熟的草籽,以及那些颗粒不够饱满的草籽。因此,老鼠在春天留下而没有来得及吃掉的草籽,基本上都是颗粒饱满的草籽。也就是说,在人类放火烧山行为和老鼠藏草籽行为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对那些长穗结籽的野生谷类的自然选择。年复一年,这些长穗的野生谷类,它们的籽粒越来越饱满,它们在被放火烧山后的田野里的分布密度也越来越高。直到有一天,人类不再满足仅仅从老鼠洞里获取老鼠储存的口粮,转而在秋季自己直接收获这些草类的草籽谷物为食物时,农业便被人类发明了。

老鼠,可爱的老鼠,如果可以做一只快乐的老鼠,那该多好,除了吃,什么也不知
道,嘿嘿,真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