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被无端吞了两次,码字的热情一降再降~
无非记录生活琐碎的真实,实在没啥铭敢的东东,不懂为嘛。
看看日历,新年第十天了!当意识到时光脚步太匆匆,日子便有了不可控的加速度,拽都拽不住的节奏!
日子一如从前乏善可陈,依然是每周双休去看父母,给他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依然是弟总是各种忙。
除了冬至之前那几天,气温猛降到零下四五度叫人冷得猝不及防,之后这么多天一直温情款款算个暖冬。给娘家送去的木炭也没用上,电话里妈说他们偶尔开开电烤炉,若是整天需要烤火才用木炭。
这段时间有几位中师同学把父母过世的消息发群,班长出面喊话我都没参加。有人私聊,我也明确表示不去。这次一再发朋友圈又在群里喊话的那个,我觉得更不应该惊动大家,因为他儿子身患重症时班里每个同学都曾伸出援手,且出手并不小气。我觉得儿女成婚办喜事请同学们喝喜酒尚可接受,但白事也叫大家去掷情似有不妥吧。当然我家将来啥事我都不想惊动他们,更不会让班长出面喊话。各人性格有异,有人爱热闹,而我从来懒得制造热闹。
一个初中同学就更有意思,儿子结婚的帖子发朋友圈之外,一而再地私发,然后又电话过来。我和他初中同班仅仅一年,关系一般,毕业三十几年中仅见过一面,平时更无交集。接到电话邀请都不好意思不去了,虽心里颇有点无奈,还只能跟着导航赶去。婚礼甚是隆重,场面甚是宏大,同学似是经商成功人士。每每参加婚礼就感觉养个儿子鸭梨山大。
在这方面,我比较欣赏同办公室熊老师。她老母亲病好几年了,一直是她贴身护理,上班期间请保姆伺候着;她两个弟弟在外工作只管往家里拿钱。有段时间看她心力交瘁,我提了蜂蜜登门看望,隔不了几天她塞了些银耳之类放我车上。她母亲去世,学校探忧同事掷情也应当,然而她却电话里一再谢绝,说自己没多久会退休不惊动大家为好。她还解释说丧事没打算像别人家那样大做,两个弟弟都听她安排,准备简办。我特别欣赏她这种简办的作风和不愿欠情的性格,父母在世,尽心尽力照顾周全就是最实在的孝顺,走了再如何风光大葬都是铺张浪费;人情往来,还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最让人自在。
还有半个月就放寒假了。
寒假一来,立春就近了,春节也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