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生活随笔(18)

标签:
零零碎碎杂谈唠唠叨叨 |
分类: 生活随笔 |
1、订纪念币
百年庆在即,儿子在这个日子将举起右手成为其中一员。所有人生大事,我从不左右他的选择,只提醒他想好了再做。既然他决定了,就默默支持加祝福好了。为表示我的心意,特地预订了邮政部门发行的《“辉煌岁月”主题流通纪念币珍藏套装》,准备送给他。本想把图片发在这, 实在苗/正/根/红
正能量得很,小狼却有意思,居然入不了婶的眼,醉了,醉了!
村支/书一早匆匆来学校,告知前儿夜里半夜被Pai出所叫去领人,咋回事呢?中考后那些半大孩子犹如出笼的鸟儿到处乱飞、脱缰的野马四处撒蹄,家里根本管不了。他们不戴头盔骑着电动或摩托到处飙,被蜀黍们关了看视频接受fa/制/和安全教育,再写认识书、保证书。折腾到夜里才通知村支/书,让其带家长去领娃回家。支/书一边说一边摇头苦笑,我们听得拍手叫好,为蜀黍们这一举动点赞!
前年夏天两学生骑摩托去邻镇玩,出发前男生妈藏钥匙被娃找到、死死拽住摩托不撒手被娃推倒在地,两小时后却传来车毁两人亡的消息。家长意欲找学校未尽教育之职的麻烦,幸好学校保留有各种档案(包括毕业离校家长签字)才无话可说。说起an全学校就如履薄冰,哪敢丝毫懈怠?但家庭管教不到位的,要出事那也是拉都拉不住的节奏,奈何?还是蜀黍这番雷厉风行管用,效果一准胜过学校耳提面命百倍。暑假在即,支/书希望学校在放假前对所有学生再加强教育,他可不想再被请去领娃啦!
所有这些烦恼的根源就在于:不需要知识素养的门槛,谁都可以结婚;不需要考任何资格证,谁都可以做父母。
小离请求加微信好友,有点小感意外。她是我初中同学扁哥的女儿,当年扁哥读的是五年制医学院,没啥门路去不了县市的大医院,被安排到镇医院;和S中教语文的才女老师走到了一起。 扁哥对我也还不错,有一年下雪天我家那人喝得烂醉如泥,把我和儿子吓得不知所措。给扁哥电话,他就冒着雪骑着摩托上门来了。我到花镇第二年,扁哥女儿小离就到了我班里,她是班上最调皮的假小子,一点淑女味都没有。
班里男生小东是我初中同学阿巧的儿子。阿巧是S
中化学老师,她对儿子小东寄予成才的厚望,从小各种培训精心培养,但事不由人,阿巧终于渐渐接受了儿子很平凡的事实。小东考试总不大理想,却并不妨碍他成为了一个课外知识广博且能言善辩之人。他和小离仿佛天生就是一对冤家,动辄就针锋相对互掐,辩论起来两人都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一次辩急眼了,小离飞起一脚踢了小东裆部,小东捂裆大喊:”最毒妇人心啊!踢我命根子要害我断子绝孙不成?“
我为这俩活宝家访过N次,每次家长这心里还有疙瘩呢,
娃却没事人一样又搅和到一堆了。两人就这样打打闹闹中直到毕业,双方家长都有升学后绝不和对方再呆一个班的念头。
两人有没有再同班我当然不会过问,后来小离以620的高分录取一所军医大,几次电话请我去喝升学酒。(小东没升大学,另辟蹊径去学养生按摩了。)小离妈说,小离高中三年一样淘气,高考前别人都绷紧了弦,她倒好,玩得找不到人,考前一天还旁若无人地趴树下盯着蚂蚁队伍是怎么搬运大块食物进洞穴的,也没指望她考多好,分数出来确实惊喜。我打了四百红包,不料小离妈回了我一个六百红包,真诚地说感谢我教了娃五年,娃的书读得轻松有方法,和我的宽松教育是分不开的。
但我没想到小离上军医大不到两个月,又出现在S中课堂上,把她父母气黑了脸。听说她吃不了军训之苦,也过不得解剖学那道心理的坎,才果断退学复读。她觉得父母的职业中,还是像妈妈那样做个教师就好,第二年便成了一名师大生。
小离和我联系,是学校社团有一个三下乡活动,十几名大学生参与,组织孩子进行暑期夏令营,她是想回母校进行这个活动。当然得支持配合她了,看过活动策划案后,校长点头认可,我盖了章,发了过去。希望他们的活动能圆满吧!
羊咩咩是绰号,感觉这绰号也不错,像她,温温柔柔,秀秀气气。
教过两年语文,没当她班主任。她有点怕班主任,却喜欢有事就悄悄来问我,我喜欢她的文文静静,喜欢她听课时神情的专注和思考时咬着笔头微皱眉头的样子。她爸爸是个高中生,跟我说当年很想复读,家里没钱读不起而放弃有多痛心和遗憾,所以他决心绝不让女儿错失读书的梦想和机会。每一次考后他都来办公室和我分析孩子的学情,了解女儿是否有失误,期待女儿有更大的进步空间。中考后女儿分数不很理想,他骑着摩托找到了我家,问我有没有办法帮他把女儿弄进S中,他愿意花钱的。我实话实话没那能耐,我劝他不要泄气,和女儿尤其不要说泄劲的话;能进Q中就还有高考的机会,只要自己足够努力,金子在哪都能发光。
25号一大早我就接到了电话(一般我不保存家长电话)。我淡漠地:”喂你好,哪位?“那头抑制不住兴奋地:”老师,我家羊咩咩物理科566分,566分啊!老师,我要去你家报喜,还要请你帮忙参考填志愿,我们不太懂这个啊!“我这才明白过来,忙道贺,并爽快答应帮忙参考。
昨晚,羊咩咩和她爸爸妈妈还带着妹妹都来我家了。她想报师范类,想成为一名语文老师,按近两年各大学在湘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给她提供了一些可选学校。两个多小时,也算是精挑细选, 虽是好事,却不敢越俎代庖替人作主,只能仅供参考而已,临走提醒她一定要和班主任多商量,希望她能如愿以偿吧!
他们走后,我和丈夫感叹,这位高中生爸爸教育孩子一直尽心尽力, 是农村里少有的好家长。其实大多数孩子资质都差不多,倘若当父母的都这么用心,这么配合学校和老师来培养孩子,那么人的素质就真能普遍提升了。
2、支 书 来访
3、学生小离
4、学生羊咩咩
前一篇:2021生活随笔(17)
后一篇:陪读姑的小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