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祝编审遇到一件十分恶心的事:本来已经过了三审,正在等书号出版的图书,突然因为“质检”原因被叫停,面临不能出版的危险。
而图书的作者却不理解为什么都已经板上钉钉要出版的书,竟然会又起风波,以为祝编审不尽力,就大呼大叫,说祝编审是骗子。
祝编审一向与人为善,从业几十年,编辑图书无数,其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图书也很多。就像这本书,作者是一个专业方面的专家,把最近的研究所得,想作为阶段性成果出版出来。找到祝编审,祝编审也是专家级的编辑了,看过后觉得具有同行业成果中的独创性、引领性,而且科研经费中包括出版这一项,就决定报选题,帮助出版,并且一直按照过去的程序,走到三审的申领书号之前环节。
但是,俗话说,天有不则之风云。他们出版社的隶属关系变了,新的上级宣传机构认为:以前他们社出书太多,其中有一些平庸作品,决定要大力“砍”选题,即便是已经经过三审的也要砍。但毕竟十分明显的平庸作品很少,于是,就设置了一个“质检”机构,全权负责这件事。该“质检”机构做事也很绝,觉得哪个选题在可以“砍”的“行列”,随便从中找一个“错误”,即便是一个可以使逗号也可以是顿号的标点符号,说逗号是错或者说顿号是错,总之只要有一处“错误”,就立即“枪毙”,不许申诉。祝编审的这部书稿,就是遭受到这种命运。
祝编审经过调查,发现这不是他们一家面临的新情况,而可能是未来整个行业的“大势”。现在祝编审只能感叹说:“这不是编辑无能,而是‘形势’逼人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