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御史  话监察

(2018-03-14 19:40:43)
标签:

文化

分类: 风物杂谈

国家监察委员会即将组建。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负责监察职责的机构和大臣,其中最主要的,叫御史台和御史。

本来啊,先秦时期,御史一开始还真不是管监察,而是相当于秘书、速记员等类似的负责记录君王、士大夫言行的官员。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君无戏言”的故事,说周成王登基时年纪还很小,有一天和弟弟叔虞玩耍,捡了一片梧桐叶子,撕成珪(功能类似现在的大印)的形状,对叔虞说:“以此封若。”意思是要分封个弟弟一块土地。隔天负责记录天子言行的史佚(即名为佚的御史)提醒他择日给叔虞办分封的仪式。成王大吃一惊,说:“吾与之戏耳。”我和他开玩笑呢。而史佚则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因为一句玩笑话,叔虞被封在唐国为君,这个唐国后来改名为晋国,也就是现在的山西。

另外,大夫家也有御史记录主人言行及需要记下的事项,《史记·孟尝君列传》中记载:“孟尝君侍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

但是,从秦朝开始,御史就成为专门负责监察职能的官职。

汉朝的御史大夫,从一品,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的失职和不法行为,同时也负责保管朝廷的档案文件,可以说是一个重要位置,在皇帝之下,与掌管军权的太尉并列。御史大夫在御史台办公,下辖侍御史和治书侍御史。另外,州郡里设刺史一职,也是负责监察的官职。

三国时期,魏国于殿中省置殿中侍御史,掌记录朝廷动静,纠弹百官朝仪。

到了西晋,设了许多御史,如督运御史、符节御史、检校御史等,把御史的职责具体化、细化。

隋唐时期,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与殿中、治书两侍御史并立。

明清,专设监察御史,隶都察院。另外,还有派遣监察御史巡察地方,明朝称之为巡按、清称巡按御史。在许多戏剧中,说到八府巡按,那可是了不起的大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