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年轻的朋友,总是抱怨做什么事都阻力重重,相关部门不是这个不配合,就是那个扯后腿,总之做事很难。
有些事明明可以做成,他也总是瞻前顾后,有时怕做成这件事达不到最佳效果,有时候怀疑做成那件事是不是有意义······当然,如果某件事天时地利人和都全,他也是可以做得很漂亮的,只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那样的事实在太少了。
有一次,他问我,做一件事,怎么才能知道它该不该做呢?
我说,我做事,首先是评估这件事是不是正确,做正确的事,不做不正确的事,是做事的根本。而如何评估一件事是不是正确,就要自己去问自己的良心以及职业经验。一件事,对大众有益,对历史有益,对单位有益,就可以考虑去做。照许三多的说法,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他问我,难道做事当中就没有遇到阻力吗?
我说,做一件事过程中,如果没有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阻力,是不可能的。做事的过程,就是克服阻力的过程。遇到阻力,先要分析阻力是哪一种性质,是程序性的就把程序搞明白,是人为的就把人为因素想法化解掉。如果是不可逾越的制度性的阻力,就要懂得放弃,这件事实在做不成就算啦。
做不成,不怕面子上过不去?
我们老家有句老话:办事不成,不算无能。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能够做成,当条件不成熟的时候,不可以强做。但是,只要有一线做成的机会,也不要放弃努力。
一件事,现在做出来的实际效果如果不像预想的那样好,怎么办?不怕让人埋怨吗?
当然,等待一件事获得最佳效果,是没有错的。只是有时候,谁也不知道最佳效果什么时候才能来临。你期望十,但是现实可能只能给你三,你做不做呢?因为要我说,你也许可以等到十,但也许等来的是二或者一,甚至是〇。你做了,得到三,毕竟还是三,也许还有机会冲击十。但你不做,那就是〇,连一都没有,更遑论十呢?合作者知道我已经尽到最大努力了,是会理解我的。理解,是合作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那就没有合作的必要和可能了。
年轻人,做事谨慎实正确的,但是不能优柔寡断,害怕失败而不去尝试。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你评估它是不是对大众有益,对历史有益,对单位有益,只要你觉得它是对的,那就应该去尝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年轻人,去做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