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各种媒体上大都有这样一则消息:某地某位官职不大不小的领导,不去到某处发生了大概是垮塌事件的地方,去处理问题。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没有公车,所以他去不了。
当然,大家对此的一致意见是这位领导做得不对,不能因为没有公车就不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因为上级对于这一级官员,其实是发过车补的,也就是已经给过车费了。即便没有给过,难道就不能花自己的钱去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吗?
这个官员同志,真该向我好好学习。因为今天我就是花自己的钱,去办公事的。不是我要不到公车,而是因为公车比较少,很难要到而且不能够保证你在需要公车的时候能保证你使用。
为一部书稿的事,我要从市中心到石景山去一趟,这完全是公事。而上级给我的薪金中,确实一点儿车补都没有,就像是我经常用自己的手机为公家的事通话而我一分钱的话补也没有一样。本来以往上级还能从我们编辑的每一本书里运出少许编辑费,但是自从“取消有偿服务”以后,这一点点费用也取消了,再有就是交通费的报销也比较麻烦(十几块钱的事,需要三级领导审核,还不够费劲的),所以我们因为书稿的事出去联系作者、讨论书稿等所有费用,实际上都是用自己的钱。
与那位官员不同,我才不会为因为没有公车而不去办公事呢,事情就是事业,事业是神圣的,值得用自己的汗水和金钱无为之奋斗。再说,我人是公家人,把事情过度地分公事私事,其实是很没有意思的。
不过跑一趟后,我也部分理解那位官员为什么没有公车就不出去了。先是乘坐地铁到五路居站以后,询问目的地的同志,才知道下一程需要乘坐336路公交车。找到336路车站,左等右等,等了半个小时都没有等来一趟车。直到已经过了预计到达时间,耐心早就变成无奈,才见到一辆336路车救星般地开过来了。好容易车出发了,但是过了一站,在定慧北桥以及五孔桥之间,又遇到堵车,一堵又是十几分钟,过了半壁店车才真正跑起来。想来那位官员要走的路可能还没有我走的路好走,他觉得离开公车就不好出行,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职业道德来讲,他的做法又是不可学的。只要有耐心,一定能够到达目的地,即便比原来预计的时间要拖后一个小时。
石景山早就是北京城区的一部分了,但是我去的西黄村地区,去一趟还是有些不顺,好在我看到了希望——地铁六号线未来将开通到这里,我的目的地就在未来的地铁六号线西黄村站的旁边。未来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眼前的等车、拥堵,在未来就是美好的回忆了。
西黄村一带有许多在建的高楼,只要地铁开通,这里的房价将往上翻番,成为大家的宜居之地。
因为平时坐公交车的机会不多,在336路上我突然发现原来公交上有免费的wifi,一路上上微信,速度挺快,由此对公交车感到挺亲切,恨不得多坐几次公交才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