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阳老师印象

(2016-07-01 06:59:37)
标签:

教育

文化

梦阳

分类: 人物故事

 梦阳老师印象

《语文导报》副总编梦阳老师是一位热心人,与他在石景山作家交流群(简称“石作群”)上认识很长时间了,但是一直没有见过面。前几天他参加石作协的庆七一建党诗歌朗诵及征文颁奖活动,刘会生老师托他将两件作品转交给我, 630,我去他办公所在地首都师范大学取这两件作品,才有幸与他见面。

如同孔子见老子后感慨“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一样,与梦阳老师见面,相谈一席话,我由衷地感到:真是碰上老师了!

虽说梦阳老师小我几岁,但是他的学识见识,我仿佛是踮着脚尖也难见其项背的,自觉距离很远。

平生常自负读书甚多,但与梦阳老师一探讨学问,才知道自己不但读书少且大多不求甚解,似乎根本就没有抓住学问的尾巴。

梦阳老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作颇丰,且在国学研究上也成果斐然,许多单位、公司专门请他去讲国学。

本来计划从梦阳老师手里拿到刘会生老师托转的作品,就回单位的,但是与梦阳老师一见如故,真想多交流一会儿,就不揣冒昧,随他去了一家新疆餐馆,人家还没有开业时我们就聊,等人家快打烊我们才离开,几个小时交流,受益匪浅。

梦阳老师本名贺生达,河南商丘人。商丘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商朝商王家族的发祥地,宋朝时名宋州,赵匡胤曾任宋州节度使,当皇帝后按传统把自己的朝代称为宋朝。梦阳老师的老家附近,就有许多与商汤、伊尹有关的历史文化遗迹。在豫东一带,我有好几位半师半友的好朋友,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厚道、勤勉、有才气、乐于助人。想来是数千年文化传统,才使得这一方人有如此优秀的品质。

梦阳老师痴迷国学,研究国学,其自身的经历也在践行着国学。《三字经》上说“首孝悌,次见闻,有余力,乃学文”。梦阳老师的兄长去世比较早,留下一双儿女。为了给侄子、侄女创造好的学习机会,他放弃了自己的前程,谢绝几位名家要他读研究生的盛情邀请,自己打工挣钱,一直把侄子、侄女培养到如今都学业有成,可以撑门立户才罢。尽管不能成为科班的学者,但是梦阳老师以社会为大课堂,苦读经典,自学成才,在学问的路上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让人耳目一新的道路。

听梦阳老师谈《道德经》,讲述在给企业家讲课时把《道德经》的道理从做人、营销、规划等多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表述出来,觉得脑洞大开。他把四大名著与《道德经》精髓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名著与经典有机结合的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更让我心服口服。

许多石作群里的朋友都知道,梦阳老师是一位热心人,他有许多媒体上面的朋友,对于大家的作品,他积极向各家媒体推荐。许多有潜力的作者,经过他的引荐,作品频频发表,由此更加信心大增,写作水平可以说提速极快,日以里记,隐然已经有成熟作家之风。梦阳老师说,能帮人一把,不管是不是成功,不求人家感谢,这件事本身就是好的。把自己的资源介绍给别人,这一点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啊!这就是胸怀啊!

梦阳老师的主业是编辑工作,除《语文导报》,还有《中学语文教学》、“春蕾杯”征文等诸多编辑工作。另外,他自己还编撰一些大部头的国学作品;出版社因为他学识渊博,有些国学方面的书稿都找他来审读。再有就是讲课。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说他最喜好的就是读书,每天手头工作告一段落后,手不释卷,每天总是在办公室读书、写作到十一二点。

梦阳老师学问涉猎极广,不知道由什么话题,我们谈到了武术。也许是看梦阳老师身材比较矫健吧。没想到梦阳老师还是一位武林高手,内家拳精通太极108式,外家拳长拳打得虎虎生风,每天拳不离手,内外兼修。对于武术我从小喜好,但是不愿意下功夫,也不愿意拜师求教,蹉跎到如今才觉得形意拳比较适合我,但是套路没有耐心学,只自学了五行拳即劈、钻、崩、炮、横五拳,还不知道打得对不对。与梦阳老师一交流,一是受益匪浅,二是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太不用功,辜负了多少大好岁月啊!

饭后回程路上,梦阳老师送我一程,我又请教他对外国文学的认识,梦阳老师信口说出一大堆自己喜欢并且读过的外国作家、作品,我一听,自己大都没有读过,或者是有些读不进去。梦阳老师问我,我只好以老为实地说自己要说国外作家,大概也只有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作品算是研究的比较深,其他人不敢与他交流。

不管文武两方面,我都感觉,梦阳老师的学问都是博览群书、融会贯通(或曰融汇各门派),可谓登堂入室了,而我大概也就是在其中某一门派,比如武术中的形意门,刚刚找到门口而已。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孔子碰上老子老师时说的这句话,太精辟了!太能表现我见到梦阳老师的心境了。

梦阳老师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