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卫视正在播放的电视连续剧《三八线》,以小人物、大背景的视角,刻画了波澜壮阔而又残酷异常的抗美援朝战争画卷。
以长顺、春旺、常芳三个年轻人的成长经历,从尖刀连、运输队、卫生所三个基层单位,为观众展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不怕流血牺牲,克服一切困难,赢得战争胜利的故事。
如果要问《三八线》里哪一个人物给我的印象最深,我一定会说:栓子。
栓子似乎是一个没有什么特别优点,反而有不少小毛病的年轻人。他纯粹是为了陪着好哥们儿长顺才参军的。赖啦吧唧的栓子,一开始在战场上就表现出非常怕死的特点,两次战斗都是缩在坑里不敢露头,更不敢射击;雪夜行军,他又掉队,甚至连后续部队带着他们往前走,他也因为扭了腰而无法前行。
有人说,《三八线》这部电视连续剧之所以给人以震撼,不是因为伟大,而是因为真实。设身处地想一想,每一个人在长顺、栓子那种情境下,有些人会成为长顺,但是更多人也许更像是栓子。
战争是残酷的,生命是宝贵的。从一个农村青年,投身激烈的战火中,像栓子一样一开始害怕,是正常现象。
在机枪班杨班长和长顺的鼓励,在指导员的教育下,栓子终于一步步地成长起来。他一个人从雪夜中慢慢行走,终于与寻找他的杨班长、长顺会和;在弹药手、副射手相继牺牲的情况下,他终于克服恐惧,成为杨班长的弹药手;在看到美国鬼子把枪口对准杨班长等战友时,他开了第一枪,打死第一个美国鬼子,缴获第一支M1步枪。
也许,可以把长顺的路看做又战士成为英雄之路,栓子的路则是从一个根本不适合当战士的和平居民成长为合格战士的道路。
因为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如此的真实,所以给我的印象也是极其深刻。
搜遍《三八线》的剧照,竟然找不到一张栓子的个人照,只找到一张演员的照片。
看来,《三八线》剧组搞宣传的人也没有意识到,栓子所代表的,是本性中与暴力绝缘的大多数。这个形象在让我们着急的同时,不禁会问自己,当战争来临时,我会不会像栓子一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