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称的游戏,你是哪一种玩法

(2016-04-18 22:48:20)
标签:

时评

职称

分类: 社会视点

    最近,看到有几篇报道,是与职称有关系的。一则是说,未来评职称可能取消外语与计算机考试;再一则是说,在评高级职称时,要让中小学优秀教师能获得副教授、教授的职称和荣誉。

    那么,什么是职称呢?

    百度词条上,是这样解释的:职称,指的是专业技术职务。

    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在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

    词条上还说:

    在目前中国的现状下,职称主要代表社会地位,有高职称的人享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福利待遇,与实际技能未必有直接关联。职称通过申报、评审,由主管部门授予,一般认为决定是否授予职称是由主管部门领导决定,评审主要是形式。

    数十年来,中国的专业技术人员一直都在职称评定的规则下,评审、被评审,或者顺利拿下,或者争得头破血流而不能如愿。作为评职称硬件的外语考试和计算机考试,即便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但也不得不费劲心思要考过关才行。

    不可否认,职称评定有其合理性,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凭着自己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凭着自己的工作能力,获得了相应的职称。但是,其弊端也是很明显的。

    因为职称与社会经济和福利待遇挂钩,而且与实际技能未必有直接联系,许多人对高职称的追逐,就像对“官”位的追逐一样,费尽心机,不择手段。论文抄袭,考试作弊,以及其他一些怪现象,层出不穷。

    从管理学上来讲,职称的评定,有利于上级部门的管理。在体制内的所有专业技术人员,莫不在职称评定的伞盖下求食。一个职称,就能把大家管理的服服帖帖的。到了初级就想中级,过了中级就想副高,进了副高还想正高,乃至评个院士什么的。屠呦呦虽说没有被评为院士,但是正高早就是了。

    在职称评定的规则下,专业技术人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外语,通过外语考试,然后再把外语慢慢忘掉;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计算机知识,只要通过考试,也是再慢慢忘掉。为了论文,去买版面,走路子,写一些实际上毫无价值的所谓论文。钱学森曾经问为什么出不了大师,其实答案很简单,那些本来可以成为大师的人,把成大师的精力都用来评职称了。

    一位老愤青曾经形容:职称评审就像上级手里的一块骨头,专业技术人员们就像狗一样,跟着骨头转来转去,谁不听话就没有骨头啃。

    对于要给中小学教师评副教授、教授,一位中学的陈老师是这样说的:就拿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忽悠人,在中学能评上教授副教授的肯定大部分都是校领导,你敢用教出来的学生的成绩来评吗?狗屁!那些教出最多的成绩好的学生的老师,永远也评不上教授副教授。

    听了半天,听明白了,其实他反对的不是让中小学老师自称教授副教授,而是对于评审过程有怀疑。

    有位老刘,他们单位在评职称方面最有特点,过去某位领导期间,职称是试金石,只要给主要领导送的“金”多,保证你能评上。后来,又有一位领导,倒是比较清廉,但是在职称评审上又走了另外一个极端。这位领导比较喜欢听好话,那些巧言令色,会吹吹拍拍的人,他最喜欢。专攻吹拍学问的人,一般来说专业技术水平都差一些,领导决定把他们提拔到中层领导岗位,于是,他创立了这样一个理论:要让那些专业水平不太行的走到中层领导岗位,要让那些专业技术出色的人继续留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因为专业技术不行的善于搞管理。

    当然这里的“善于搞管理”,就是比较听话,十分服从领导管理的意思。

    等再评职称的时候,这些专业技术水平不太行的领导占据着评委的大多数,于是,惺惺相惜,不行的推荐不行的,不行的可以跟大家做利益交换,行的连个雪糕都不一定请,结果是专业技术好的,一直在底下难以评上去,而专业技术不行的,却一路顺风,初中副高高的一步不落。

    职称评定是个好东西,但是牵扯到利益关系,让歪嘴的和尚一念,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了。职称评审就像一场游戏,你看重它,你就是它的奴隶;你如果不看重它,你可能会老实人吃些亏,但是可以得到一个心灵的自由。去它的,别想这些,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吧,自己追逐自己的理想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