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南大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名为白石桥路。这条南起首都体育馆北到北三环四通桥的南北大街上,有一个院子,原来叫白石桥路42号,现在名为中关村南大街28号,从1995年春到2004年春,我曾经在那里工作了九年。
从大慧寺路西口到国家图书馆,曾经有两年多,为写那本以颛顼为主人公的书(已经以《高阳大帝》为书名出版),我每天中午利用午休的两个小时,到国家图书馆去查阅资料。
从2004年春节后,单位搬到平安里,我几乎再也没有机会骑着自行车重走过这条大街。3月2日下午,到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听讲座,才又一次有机会骑自行车回到这条大街上。
从南到北,早已不是十年前的风景,就连路边的大小店铺,也已经十之八九换了名字。偶尔保持原来名字的,让我看了顿感几分亲切。
曾经的天意市场早就没有了,但有一家名为“蜀乡竹林”的餐馆,让我想起大约是2000年,一位从社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的老领导,刚刚晋升技术四级,在这里请大家客的情景。可惜没过两年,因为有一本书没有听上级的指示停印,这位老领导负有领导责任,作为受到处理的一部分,他的技术四级被撤销,重回技术五级。当然,几年后又恢复了,只是已经耽误了晋升技术三级的机会。
不过,这位老领导年近七旬,如今身体很好,还担任了中国某某学会的副会长,经常天南海北巡游,吟吟诗、开开会,真是潇洒极了。
接着看到湖北大厦,它的玻璃前厅似乎是这十年后加的,主楼还是以前的模样。自然我先想到李双江老师的儿子的事,然后回忆起当年我们招待作者有时就在这里。第一次见到莫言老师也是在这里。还有一位编辑原籍湖北,与这座大厦有同乡之谊,我们经常看在他的面子,来这里小酌几杯。
几年前,这位同事因为不冷静而犯了错误,被撤销了担任的职务。
好在,如今他说他已经认识到自己本来就不适合当领导,被撤职后可以轻松地从事自己喜欢的业务工作,每天工作之余读读书、唱几句京剧,也是潇洒极了。
原来的单位在眼前一晃而过,那里有我九年的大好时光,有我夜以继日辛勤的劳动,也有被调到自己不喜欢干的岗位上的苦恼。
俱往矣,今天骑车从门前经过,十几年过去了,早就不在乎当年的荣辱了。我不敢说自己是潇洒极了,但是起码没有消沉,而是还保持着几分青春,几分活力。
人生的路,就是这样,有坎坷,有平常,有辉煌,只要把握住自己,不要让坏情绪把你打倒,你就总能够迎来云开雾散的朗朗晴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