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27篇作品,不管是不是切入“问道”的主题,大家都写的很认真,表现出较高的写作水准。下面,一一评点如下:
对于许多步入退休年龄的人来说,退休后的生活该怎么安排,是一件大事。@赵柄澄以他的
《退休之道——写小说》,给出一个响亮的答案。有句话叫老有所为,其实退休年纪的人在今天实在也说不上一个老字。相对于许多人退休后整个精神松懈下来,或者抱着颐养天年的态度过他最后几十年,@赵柄澄在退休的第一时刻,就给自己定下目标:写小说。那时他“有两个心思:第一个是:写家乡石景山”,在八大处灵光寺被八国联军炸毁的招仙塔塔基前,他想到了写作题目。退休八个月后,创作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长篇小说《满族一支》(赵连文著,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写首钢是我退休第二心愿”,作为把一生乃至妻儿的事业都交给首钢的首钢人,对首钢有着家一样的热爱,他面对高耸入云的首钢高炉,又塌下心来,一部描写首都百年传奇的《铁血风流》最近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当他六十六岁生日即将到来的时候,他的两个既定目标都实现了,他以自己的努力可以告慰自己的长辈以及培养他成长的师傅、领导们了。但是,对于@赵柄澄来说,这仅仅是开始,新的目标已经确立,他要走下去,他一定能够走下去。我们期待他取得更多的成果吧。
“问道几重天,重重险与艰。痴情心不改,勤奋报甘甜。”@幽涧寒松的这首《五绝·问道》,言简意赅地道出求道问道从来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要经过艰苦的努力,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努力之后必有回报。多有正能量的诗啊!
@幽涧寒松的《树之道》是一首诗,从对叶、树叉、枯枝、树疤、树干、根几个方面,描写了树身上的零件给求道者的启示。如“树疤∕因为曾经受到伤害∕愈合后∕便成了身体最坚固的部位”,“根∕很少抛头露面∕置身于泥土和岩缝之中∕默默地负载着生机一片”。树之道,即做人之道,理解书之坚忍之人,必是高人。
@恩泽的《君临天下》是一首只有13行的诗,名字很大气,不过内容一点儿也没有君临天下的霸气,而是以道路、古屋、诗人寻找梦境和阳光、朦胧中的城市,表现出不是朦胧诗但又朦胧意境,寓意自然之道在不经意中的君临天下。
@察乡烽火是一位写察诗的高手,这首《道德真经》描写《道德经》真义,叙述道法自然的思考,不愧道行高深之人。“道德真经辩证解释宇宙无为而治要学钟馗∕天地之道相互对立相互转化阴阳自由调对∕方法是德来源于道那里才是事物发展精髓∕问道宝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无坚不摧”。多好的诗啊!
“那一天∕我伫立在佛前点燃一炷香∕袅袅烟雾幻化出一个冷艳的面庞∕我悄悄地问佛……”@风雨飘摇老师是一位为诗而生的人,她的诗《佛前禅语问道》把读者带到一个亦幻亦真的意境。本来佛家讲究四大皆空,但是情牵意绕,每个人怎样才能“放下”?读这首诗,你会突然明白什么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情色这么重,该以怎样的毅力把它看空呢?这首诗很美,像一首歌,如泣如诉。
禅宗有一个“落雪公案”,不知道@月影是否读过,她的诗《问道》从落叶、雪花、青春三个层次,讲述一种自然、自由、自在的心态、心境,总之一句话,“随心就好”。“雪花纷扬撒下∕或入泥滋润大地∕或悄然挂上枝头∕它有它的选择,随心就好”。
痴,痴情,书痴,痴心,@安静的散文《説痴》,把“世人大多不喜”的痴,由贬义之词解释的非常褒义。入情,入理,至情,至性。读后,让我痴了半晌,觉得做个痴人才是高境界。痴,是专注,是执着,是境界。“唯有痴心一业,才能潜心专研,只有痴到极处,才可能有所成果”。痴,是求道精神啊!
在石景山作家群了,不知道@文光剑气老师是不是最年长者?他的正直、风趣,对生活热爱的态度,对年轻人的鼓励,却是最让人难忘。他一首《说道》诗,最能反映他的个性:“你也说道,我也说道∕道为何物?高论频抛∕天道地道,天人合抱∕大道小道,择大弃小∕正道邪道,必有所报……”多么入道啊。
@风雨飘摇老师的《问道墨香》,道的是书与情,是求索,是对知识的崇拜。“展望你缤纷璀璨的画册∕抚摸你深情跳动的脉搏∕流连于婉约的唐诗宋词∕痴痴的聆听着你的赞歌”。这其中的一小节,诗与情都值得点赞。
记得群主@贾玉虎主要创作方向是小说,但是一个写作者到了一定境界,也就没有文体限制了,写什么都游刃有余。《不许你疯》该算是散文吧,或者有些像戏剧中的一段台词。起头一段,“从今天起,不许你疯。你有能力叫醒他们,不是少数几个,是唯一。他们受到了伤害,只是因为他们比你还要痛苦,于是他们成为现在”。有莎士比亚、郭沫若作品的风骨,以摩西、丹柯的精神唤醒人们做摩西、丹柯。这种整体写作素质,可以向泰戈尔靠拢了。
@上弦月的散文《过客》,像一幅江南山水画,在樱花没有落尽的四月初,来到南京鸡鸣寺,景色美丽,帅哥给女友买一顶花帽,情也美丽。可是,一位衣衫褴褛坐地乞讨的老奶奶,反差极大地让作者顿起悲悯之心,站在药师佛塔下,感触,感触,人世无常,过客匆匆……为作者的菩萨心肠点赞。
秋雨引出的一段愁绪,极美的一首诗歌。因为@风雨飘摇的《问道上苍》浑然一体的叙述,我不敢随便摘出任何一段,怕损害整体的意境。向有着崇高诗魂的@风雨飘摇老师致敬。
@风铃儿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人,读罢《素心问道》,几疑她描写的那位祁云枝女士,前世是位花仙子。为文很美,写的植物哲思散文多次登上国内名刊,为人很实,二十年与花花草草打交道,成为植物园高级研究员,自比花中的极不起眼的植物——素心。真的很希望认识这样的人。进而想到,@风铃儿是不是也该是花仙子转世吧?
@乐哈的小说写得很好。“问道”的题目有些限制了她在小说方面的表现,但是让她停下来思考,《何谓“命运”》?扫花网给她建立文集的时候,把她的小说《命运》作为文集的名字。她的小说,很多是写人物命运的,如《爱过·恨过》《奇葩母女》等。在赋予作品中人物坎坷命运的同时,作品中的人物的刻画,也使她对命运进行反思。本期的作业《何谓“命运”》,即其反思的成果。
在新一波改革大潮来临之际,@恩泽感受到“风雨欲来∕一切隐居在∕喧嚣前的平静”,于是这首《改革之道》,描绘了一种前路茫茫的无可奈何。
“闻鸡起舞,读书趁早∕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少小努力,平生志高∕他怀宝剑,我有笔刀”。@春秋的《学习之道》是一首励志诗,可以挂在孩子们的床头、桌前。
在群里,@冰冰以往似乎很少露面,本期贴出大作《枫之恋》。“不知从何时你默默的与秋相吸∕随秋的来临你悄然的淡去绿意”,叙事舒缓、悠长,非常有意境,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强,应该是一位写诗的高手。多写,多写。
突如其来的一场秋雨,让@上弦月在一瞬间记住了雨中众生相,于是,《秋雨》描写了路上的来往之人、屋檐下的焦虑之人,以及风声、桂花香气等等。把雨伞给了步履蹒跚的老人,如同高尔基《海燕》里那只勇敢的海燕,任“风像一个闹脾气的淘气孩子,吹的更猛烈一些”,让“长发在空中飞舞,大雨打湿衣衫”。美感,动感,让人爱死啦。
城乡的变迁,使许多原来田园变成“沥青铺成柏油路∕水泥浇筑成停车场”,@夕山感怀于这种变化,在诗《变迁之道》中,道出心中的无奈。对此,我也无语,只能请作者相信,这只是一个阶段,一个过程,人类的生活,总是向美好的方面转化,即便这可能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也许有一天,柏油路、停车场、高楼大厦会恢复为田园、牧歌,人会回归自然。当然,那是到更高文明程度的事情了。
@玉兔的散文《也谈论道》与@夕山的《变迁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人类改造自然,主宰自然提出疑问。怀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环境恶化的担忧,提出发人深省的问:“假如,这个世界,只剩下人呢?人又分,大、小、强、弱,结果如何?”这问题让清醒的人会不寒而栗。
@恩泽继《改革之道》的迷茫后,在大家的鼓励、关心、关怀下,终于想通了。一首《心路》,表现了他将要“抖落晨露∕将责任背负∕告别缠绵∕感触∕和些许失落∕向着黎明∕勇敢地迈出”。听人劝,吃饱饭。你是好样的,我们支持你。
今年的雪来得有些早,让想等雪来的时候,“我要把手中的活做得干干净净,我要把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我要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我要把脸擦得干干净净”的@贾玉虎措手不及,于是他抱怨《干干净净的雪》来得这么早,太坏。寄语@贾玉虎,你想如自己期望的那样干干净净,啥事没有,就等下辈子吧。这辈子忙死你。谁让你在我“问道”的时候,另起炉灶让大家写“冬雪”。
@梦千里是个好人,@贾玉虎号召大家写冬雪,就偏要写《冬雨》。冬雨在@梦千里(不知是先生还是女士,不知用他还是用她)的眼前,展现的是“一切只如初见∕你像棵绿柳亭亭玉立∕温柔的目光∕飞絮般片片洒在心湖里”,看,有多美!
对@大财神王洋先生,很佩服他诗写的非常快,见景生情,往往几分钟就一首诗。他的诗有宋诗之风,唐诗人中堪比李商隐,工整、用词考究。本周他的《无题》二首,一写冬雨,一写馋酒挥毫写诗(暗藏四位古人名字)。奇才,真乃奇才也!
@大副是群里新近加入主流写作(也就是原来潜水,现在浮出水面)的,本来这周大家都想请他(她?)当庄主,写写大家微信昵称的来历,可是他(她?)可能太忙,没有接棒,只好由我来“问道”。他(她?)的《你只能和讲道理的人讲道理》是一篇思辨性很强的杂文,说讲道理的学问。有一点让我感兴趣的是,他(她?)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道”的写法是废弃的那次简化字,“辶”上面是个“刀”。凭此就可以断定,70后,绝对是事业有成的70后。
@金鑫的《雪之道》,虽说有受@贾玉虎写雪诱惑之嫌,但是写的还是“道”,不离问道主题,是好人。这首诗写的很美,表现了雪的纯净、圣洁,以及大爱情怀。听,“我是一片洒落的雪花,终于拥向了大地母亲。∕紧紧地偎依着她,亲吻着母亲的脸庞,∕点缀母亲的肌肤。∕悄悄的,我化身于水,∕用我的全部滋润母亲的风发。”太让人感动了!!!
这就是上述童鞋的作品的学习体会。每一篇对我来说,都有教育意义。谢谢大家,愿大家文运长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