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仁义的证明:读杨甲午散文集《岁月无悔》

(2015-11-14 17:13:10)
标签:

军事

杨甲午

《岁月无悔》

书评

分类: 读书札记

    读杨甲午散文集《岁月无悔》(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起先吸引我注意力的,是作品中作者在评价他的一位儿时最好的一位同学与伙伴时,是这样说的:“他是个大好人,他的仁义,他的淳朴,他的憨厚,令我感动!”这个“仁义”让我很亲切,据我所知,对一个人用“仁义”来形容,是河北人对人特有的评价用语,表示这个人非常的正直、可信、可靠、仁爱、公正、讲义气。我知道杨甲午原籍是河北正定,与我是老乡,这个有着共同文化含义的“仁义”,让我一下子拉近了与他在心理上的亲近感。通读全书,我觉得,他对于他那位同学与伙伴的评价,完全可以用在他本人身上。

    与杨甲午先生只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初识,因为我们共同的朋友、军旅作家叶青松来北京,都去看望他,所以认识了;第二次则是匆匆见面,没说两句话,就因为要开会,所以就告辞了,也来不及深谈。能够从精神层面熟悉他,完全是读了这本《岁月无悔》。

    杨甲午先生去年(2014年)时花甲之年,到年底生日时,从工作岗位办了退休手续。退休不是他事业的结束,而是又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于是,他决定写一本书,总结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尽管是往事回忆,但不是要写一部面面俱到的回忆录,而是要写几十年令他难忘的人与事。正如他自己说的,他既非高官,也非名人,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无名小卒”,我理解,这写作的激情喷薄而出,源于他对于生活的极度热爱,对于生活的极度感恩,以及浓厚得与灵魂融为一体的军人情结。

    创造人类历史的不仅仅是那些英雄、皇帝、名人,还有更多的人民大众;记述人类历史的也不仅仅是那些英雄、皇帝、名人,应该还有那些人民大众。名人们讲述的历史,固然有惊心动魄、骇世惊俗之言,而如杨甲午先生等你我大多数既非高官也非名人者,讲述的历史也有更具生活韵味,细致入微、精彩感人之处。他作品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不管是高官还是普通人,所具有的正直、可信、可靠、仁爱、公正、讲义气等品质,诠释的正是一个河北人称之为“仁义”形容词,照现在时髦的话来讲,是充满正能量的。《岁月无悔》通篇所做的,就是对人性中的“仁义”进行证明。而这个前提,是作者具有的满满的“仁义”的品德。

    尽管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军旅生活只有14年,但是杨甲午先生在书中却以全部的热情,阐释什么是军人情怀。《岁月无悔》中大部分的篇幅,是他对自己军旅生涯的回忆,他在书中多次引用的一句话“当兵只后悔三年,不当兵会后悔一辈子”,而“当兵只后悔三年”可以看出只是一种假设,没有例证的假设,“不当兵会后悔一辈子”才是如杨甲午等所有穿过军装者共同的感受。岁月无悔,他无悔并且终生自豪的正是这14年的军旅岁月。

    正是由于他对那段岁月的难以忘怀、极度感恩,他笔下的人物,不管是相交多年的至亲老友,还是仅仅见过一面的战友同志,让人读起来都是如此亲切。他讲述自己的家庭,自己初入戎行的经历,从一个投手榴弹刚刚及格的新战士到军政素质优秀被提干成为基层军官,在军旅中所受到的教育……更多的,是写人。能够让作者几十年后还能清晰回忆起当年情景的人,该是在作者脑海里留下怎样的印象啊!

    数千年,中国的历史,大多数是官家修史,记载的都是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生活,而民间自己记载历史者很少,裨史、野史有一些,但是那作者从心里就没有存信史的念头,写的更像是演义、传奇、小说。方志、家谱等文,或者与官史从风格到内容保持一致,或者过于简单,没有细节描写。直到近代,才有一些知识分子以日记、游记等记述个人生活,从侧面反映社会历史。到今天,在资信发达的今天,其实我们应该提倡更多的人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历史,全方位地为后人研究现在的历史留下丰富的资料。杨甲午的《岁月无悔》,是一个有示范性的文本。

    在杨甲午讲述的众多的故事、人物中,有一篇我印象特别深刻:在杨甲午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还是个战士的时候,有一天他负责整理连队内务,一个他不认识的领导走进连部,让他去找指导员。指导员到后,认出原来来人是军长闫同茂。在杨甲午看领导谈话想离开的时候,闫同茂军长说自己与指导员说的事情不涉及机密,小战士可以继续自己的工作,接着,军长讲起自己在旁边连队蹲点,那连里有一个战士是文盲,家中来信,说他老婆生了一个儿子,很“活废”。文盲战士请别人读信,而读信的人文化也不高,在解释“活废”时,说意思是生了一个儿子,活了,后来又死了。这个文盲战士哪里受得了,立即就情绪大变,痛不欲生,工作训练进行不下去。后来那连里指导员觉得“活废”应该是“活泼”的误写,就一边给战士做思想工作,一边写信问战士家中情况,才知道战士老婆生了一个儿子,非常活泼。军长由此指示政治工作干部要摸清自己单位是不是还有文盲战士,要开展好扫盲工作。还有一篇,写一个老连长十几年后还在记挂当年自己连里的一个战士,到那位退伍战士的家乡去探望,那位生活境况不是太好的战士当突然看到慈祥的老连长的时候,感动得抱住连长嚎啕大口,此处描写催人泪下。正是诸如此类的小故事,让读者更加深刻感受到人民军队的伟大,对于这支军队的性质、使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杨甲午作品中众多的人物,难道不正是一个历史时期普通人形象的代表吗?又这群普通而又崇高的人组成的人民军队,其伟大而亲切的形象不是从作品的描写中跃然而出吗?

    杨甲午的文笔平实而质朴,于波澜不惊中,叙述了他生活中的仁义之风。14年的军旅生活,几十年的军旅情怀,在转业后也时刻以一个革命军人的思维,处理遇到的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本书的写作,也是他对自己军旅情结的一个小结。对他来说,《岁月无悔》的出版,不是一个人生时代的结束,而是一个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总结之后,他以及读到他作品的人,都可以从中受到启示,走好今后的漫漫人生之路。

    充满仁义证明的作品,具有仁义品德的作者。

    愿有更多的人有杨甲午一样的情怀,拿起笔来,书写自己的历史,书写这个伟大的时代。

    敬礼!

 

仁义的证明:读杨甲午散文集《岁月无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