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老师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某著名诗歌杂志的主要领导。
L老师特别忙,一年当中有半年在全国各地游吟。
一天,趁好不容易他不忙的时候,我请教他最近半年都到哪里去了?
他信口说出一连串地名,捎带着一串“某某杯诗歌大赛”云云。
一直以为诗人都像贾岛、孟郊一样为写诗而刻苦推敲,听L老师一说,才知道原来诗歌可以量化生产,诗人是一个很赚钱的行当。
才知道,全国各地,有无数的老板,都有请诗人去写诗的要求,有无数企业,都有要以自己名字命名什么杯诗歌大赛的诉求。所以,L老师以及那个圈子里面的诗人,有数不清的诗要写,有数不清的诗歌大赛的奖项要拿。
我对于诗歌是门外汉,觉得写诗很深奥,尤其是格律诗,限制太多,只怕在各个诗歌大赛上要吃亏。而且知道L老师是写现代诗的,于是就有些讨好地问:“这些诗歌大赛是不是现代诗才受欢迎啊?格律诗怕很难获奖。”
L老师有些鄙夷地看了我一眼,对我如此无知很有些无奈,说:“格律诗也行。有个女诗人主攻格律诗,她每年都参加这些诗歌大赛,获得的奖金每年都够买辆车的。”
以L老师的法眼,一般的汽车都不叫车,能让他称得上车的车至少也得五六十万一辆。
我听了,挢舌难下。
过后,我遇到另一位诗人LC老师。我向LC老师复述了L老师的话,问:“像L老师说的一年能靠写诗挣一辆汽车的,在诗人中普遍吗?”
LC老师比较粗俗,他吊着眼梢,说:“全国也没有几个那样的女诗人,她们的格律诗,比顺口溜强一些但有限。她们最大的本事就是愿意主动给老板、老诗人潜规则。让老诗人带她们玩,让老板给钱。呸!”最后他很不文明地吐了一口痰。
文人相轻,原来诗人更相轻。幸好我没诗才,也就不用去羡慕他们,万幸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