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应同学之请,帮忙送同学家的孩子琳琳去机场。
琳琳要从首都机场乘飞机到德国法兰克福,然后转机到莱比锡。这是她在德国的第二学年,她的高中生活一年前就在德国开始了。
高二的孩子,在国内来说,还是不太能离开父母的半大孩子。而琳琳与她的同学们,已经能够自己出入国门,显得很懂事了。
这些在德国待了一年的孩子,尽管只有十五六岁,但是看起来比国内上大二的孩子显得还要成熟。想来,在德国,高二就接近成人,所以一副成人的模样了。
报关、托运行李等事项,都是孩子们自己来完成。几个孩子凑在一起,格外亲切。其实她们在德国也是很少能见面,每年只有回国或再去德国时,才相约一起行走。
说实话,能送孩子去德国上高中的人家,肯定家里还是比较富裕的。家长们一个个都无微不至地陪孩子度过进安检大门前的每时每刻。一个家长为了让孩子吃上北京的烧饼,一大早就去买回许多,不断地让孩子再吃一口。
孩子和孩子在一起聊天,家长和家长在一起交流,我算不上是家长,不好过去说啥,只好给孩子们看随身带的行李。
终于,进安检的时候到了。大家向安检大门走去,在浑天仪前面留影。
突然,大部分的母亲都流泪了。毕竟,把这么小的孩子一个人放到那么远的德国,谁心里都担心,都不好受。
孩子们也流泪了,其实,正是需要父母呵护的年纪,谁不愿意留在父母身边,享受父母之爱呢。琳琳是比较坚强的,这时也不得不流泪。按我的说法,此时,不流泪都有些不好意思。
拥抱之后,孩子们走进安检大门,家长们止步于门外。
进门后,孩子们毅然决然地向家长们挥手。家长们喊着:“放假时还来接你们。”
直到看不到孩子们身影,家长们才有些失落地往回走,准备再咖啡厅,直等到孩子们的飞机起飞。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