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灞桥原来在长安东:关于实地探察的重要

(2015-08-15 19:54:33)
标签:

杂谈

灞桥

史海钩沉

分类: 社会视点

    读唐诗乃至其他朝代的诗歌中,经常看到“灞桥”这个地名(或者与之相关的名称“霸陵”)。那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地方,送朋友远行,在灞桥上,折下一枝杨柳,留给亲人做留念。

    以往,总觉得灞桥应该在长安(现在叫西安)的西面,因为我理解的边塞在西面。去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应该在长安西面,看“瀚海阑干百丈冰”也应该在西面。

 灞桥原来在长安东:关于实地探察的重要
                                             明代沈周画《灞桥风雪图》(局部)

    而最近到西安实地走灞桥一带后,突然才发现,原来灞桥根本不是在长安的西面,而是在东面。一下子把我读唐诗与灞桥有关的印象全部推翻了。

    感觉有点受骗苦恼,不过过后一想,人家唐诗中可也从来没有说灞桥在长安西面的话啊,以为灞桥在长安西,那都是我自己以为的。而作为大唐帝国的首都,只要出了长安,哪里不是边塞呢?灞桥在长安东,离人在这里与亲友相别,那是顺理成章、合情合理的啊!

    由此,想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自己唐诗读了不少,但是有许多东西没有实地探访过,所以难免有认识上的误区。

    想想前年的现在,我在写长篇纪实文学《徐东阻击战》的时候,资料搜集了不少,但是就是心里没有底,觉得好像还有什么没有做到,最后才想到是没有实地考察过。于是,买一张车票,网上预订了徐州一家最便宜的“7日连锁酒店”的一间半地下室客房,直奔徐州。在徐州期间,我冒着酷暑,探访专家,询问山川河流地形地貌的历史变迁,花两百元钱,找了一位开黑出租的师傅(这位师傅原来在徐州矿务段当宣传干部,后来快退休时,企业不景气,只好回家自寻挣钱的路子),带我乘车走遍当年战地。一番实地探察后,才胸有成竹、心中有数,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一气呵成。

    实地探察,对于纪实文学写作,是多么重要啊!而对于读书人来说,有些书本上的知识,只有与实际结合,才能正确、客观、与事实更接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