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河北省阜城县崔家庙镇西李京庄大年初一的过法是这样的:
除夕夜午夜过后,先是家家包饺子、吃饺子;接着合村大拜年;第三是上坟祭祖。接着,天也就亮了,走亲访友吃好吃的······
父亲年轻的时候,大约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那时村子里的人几乎都没有钟表或者手表,也没有收音机,当然更没有如今的春晚······午夜除夕,大家是凭感觉估摸时间。
有一年,除夕夜,大家正在估摸着啥时候到零点,不知道谁家放起了鞭炮。村子里的人都以为已经到了子时午夜,于是家家包起饺子,饺子馅是素的,包好后下饺子。饺子煮好先烧纸,敬神,敬祖先。过了一会儿,各大家族(比如我们钱姓)的成年男丁聚到一起,一家接一家给老人拜年。黑灯瞎火,也看不出谁是谁,拜年时在院子了跪倒一大片。接下来的该是上坟了,可是,以往应该天边有一丝亮光了,而那年到此时却没有。各家坟地都在野外,这么黑都看不见去野外的路,认不清自家的坟在哪儿啊。于是,大家决定,睡一会儿再去,结果,等了好长时间天才有亮光······
以后每年春节,父亲都想起并提起这个搞笑的春节经历。
如今,习俗没有变,大家依然是先看春晚,等春晚过后,包饺子、吃饺子,聚族拜年,上坟,接着,再睡一会儿回笼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