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萌要召集一次座谈会。
事先,向要邀请的专家先打了一轮电话,说要召开一个座谈会,会议的议题挺大,请对方发言。
开会前一天,为慎重起见,又向邀请的专家打了一轮电话,核实是不是能到。结果,大概有五分之一的专家确实有其他更重要的会议,来不了。
到此时,老萌才想起来,开座谈会还需要一些听会人员。于是,离开会不到二十个小时,再通知下属各部门派人听会。
会议如期举行。
老萌对于当众说话,可能一直有心理障碍。平时说话很有逻辑,一到当众发言,就有些吞吞吐吐,词不达意。
会议开始后,先介绍来宾。结果第一邀请的来宾因为什么事要晚来一会儿。这事一打岔,介绍就出问题了。本来介绍来宾,可以按着谁官大官小顺序来介绍,或者按着座次顺时针或逆时针都行。老萌被有主宾没有来的事困扰,先按着官大官小介绍了几位,突然就变成顺时针介绍,介绍到一位领导,才想到该按官大官小介绍更加合适。结果,弄得有些不伦不类,还有重要来宾忘记介绍了,好像人家是蹭会的。
该发言了。老萌先介绍会议的议题,是一个发展问题。因为主宾没有来,会议的发言顺序需要修改。本来,直截了当请谁谁发言也就行了,老萌因为心里有事,就先说:“本来是主宾要第一个发言的,但是她有事晚来一会儿,所以,就请谁谁发言吧。”
被他点名发言的来宾,听他口气好像自己成了“备胎”,也就非常“谦虚”地表示自己没有准备好,先听听大家发言。
老萌有些发蒙,只好求另一位老专家发言。这位老专家也不想当“备胎”的“备胎”,也很“谦虚”地说自己也没有准备好(其实后来的发言以他的最精彩),应该请在座的其他领导发言。
结果,“发言权”就像击鼓传花的“花”,被一位不愿意看到老萌太尴尬的领导接到手。发言才正式开始。
在场被派来当陪衬的人都暗暗发笑,不禁想起一个小笑话:
有一个人请客,四位客人来了三位,最主要的客人没有到。他不禁自言自语了一句:“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倒是来了。”结果一位客人很生气,抬腿就走了。他一着急,又说了一句:“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又走了。”留下的一位客人一听,心想: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又走了,合着我是该走的。二话不说,也走了。最后剩下一位客人,与他关系比较好,就说:“兄弟,你这是怎么说话啊?什么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又走了?”他急忙解释:“我不是说他们······”剩下的最后一位客人说:“哦,合着该走的说我啊。我也走吧。”
哈哈哈哈······
至于后面的笑话,也就不多说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