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送红军》:误导观众的“神剧”

(2014-07-15 21:27:21)
分类: 读书札记
《十送红军》:误导观众的“神剧”

    电视连续剧《十送红军》,在一般观众来说,是很热闹的,但是,对于略知军史的人来说,只能说它是“神剧”。
    不同于抗日“神剧”手撕鬼子的“奇观”,《十》剧的神在于过度表现红军的“惨”,而且有些情节有穿越嫌疑。
    比如,第一集钟石发陪儿子钟二发带着一部电台,吸引敌人的故事。实际上当时国民党军并不具备追踪电台的能力,最早追踪中共电台的,是抗战时期的日军,曾追踪过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的电台信号。而且当时红军没有那么多电台可以去当诱饵。
    比如,戴澜女扮男装、漆身吞炭,混到国民党杂牌军里寻找队伍,最后在过金沙江的时候,回到一支佯装主力的红军队伍。结果是,戴澜虽说回到了队伍,但是最后还要随这支被敌人包围的队伍去牺牲。不说中央红军的女战士大都在中央纵队或者军委纵队,受到红军重重保护,几乎不可能掉队。就是说掉队,到了佯动的队伍里,当时负责佯动的部队还真有一支,就是罗炳辉的红九军团。而真实的历史是,罗炳辉的红九军团完成了假装主力的佯动任务,后来顺利地在礼州与中央红军主力会师。
    比如,贺坚这样曾经留苏的红军军官,那时候官职肯定不会只是连指导员这样大。
    要表现长征很好,可是把革命先烈描写的这样惨烈,是不符合历史原貌的。只举这几个小例子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