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十二三岁前后,大人觉得孩子有些不听话了,于是称之为“逆反”。
其实,所谓孩子“逆反”,根子还是在大人身上。
因为到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很懂事了,能够像一个大人一样独立思考问题了,能够辨别是非善恶了,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大部分行为了。除了经济上无法独立,在心理上、行为上,已经可以有自己的主见了。
可是,某些家长却不能够适应这种变化,还是把孩子视为小娃娃,自然就引起孩子的不满,由此,“逆反”也就不可避免了。
当孩子已经可以作为家庭生活建设的一员,参加家庭的某些建设的时候,大人却还是什么也不让孩子参与,甚至还把孩子看成什么都不会干的娃娃,那是不行的。孩子大了,应该用平等的眼光来对待ta,不要老是觉得ta不懂事,什么也干不了、干不好。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的学习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不要整天强令孩子必须时时在“学习”,必须要考“前三名”,不许这个,不许那个。这也是狭隘的。社会是个大课堂,学校只是其中的局部。只有更好的了解社会,孩子才能从更高的视角,为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才能增强课本知识学习的动力。要留给孩子仰望星空的时间。
“逆反”,是对不适当压制所进行的有意识的反抗,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证明。大人应该多与孩子交流,把孩子看成大人,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那样,就会发现,孩子的“逆反”没有了,孩子变成一个更爱你的好孩子、小大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