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中国出版风向标的北京图书订货会,正在老国展举行。去参观学习一番,有如下体会:
一是觉得今年来会场的人又少于去年了。最近北京比较寒冷,可是对于出版人来说,这次订货会的气氛也很寒冷。相比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人山人海的场景,让人觉得那好像是古代的事了。2013年全国的实体书店大幅度减少,一般图书仅有往年不到一半的销售量,而且这个趋势还在加剧。来会场的人面色似乎都很凝重,想来大家也都感受到严酷局面的到来。尽管订货会装饰还是很火爆,但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大家如今感受的可不是暖啊。
二是各出版社图书品种减少,而且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当零售市场不断萎缩时,另外一个市场却水落石出,那就是馆配图书市场。图书馆就像图书的标本库,收容了日趋没落的纸媒图书。所以,大家作书都不自觉按照图书馆喜欢的专业化、成系列等口味发展。
三是促销行为多样化。一如往年,有的图书推介活动请来名人、专家,比如有一个促销推介图书活动主持人在说:“今天本来于丹老师要来,但是因为临时有事而没有与大家见面,她发来短信,向各位问好。”还有一家出版社为推荐的一本图书特意做了一个短片,那短片绝对比那本图书精彩。
四是政府部门的存在似乎减少。以往订货会总是能见到一些官员,今年似乎不多。
总之,这就是不容乐观的现状。
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无论如何,我辈还是应该奋发图强,渡过眼前的难关,维护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