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下午,俺娃阿德参加第86届美国拼字大赛中国北京西城区赛区的区域赛。许多人也许看过一个美国影片《阿卡拉和拼字大赛》,讲述一个叫阿卡拉的黑人小女孩参加拼字大赛,经过重重难关,最后终于与一位华裔小男孩并列获得冠军的故事。拼字大赛很有意思,就是所有选手在赛场上,每一组排成直行,一个个听考官说出一个单词,选手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提问词义、词性、例句三个问题,然后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拼出来。但是如果一旦出错,下面铃声一响,就被淘汰下台。每个单词最多用时2分钟。
阿德所在的西师附小是这次区域赛在西城区的四个(14个)参赛小学之一,每年还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去参与,因为组织比赛的人力、物力都达不到。面临小升初的压力,许多英语学习非常好的学生都放弃参与比赛,而是应对占坑班、课外班的学习。阿德其实为上好的中学,也在课外报了好几个班,不过阿德是一个喜欢接受挑战,愿意为学校争光的孩子,就在上课外班的“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大赛。参加了两轮比赛,终于作为西师附小六年级唯一的选手进入了西城区高年级粗前40名。但是即使是出发比赛前,我们也不知道能不能去参加拼字大赛,因为我们要等阿德想上的三帆中学办的课程班讲什么,如果讲得很重要,我们还真不敢不去,不然就让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好在出发前接到信息,三帆那天下午的课阿德基本都会,可以耽误一次。于是,阿德妈当司机,我当书童,我们就去了进步小学,参加拼字大赛。

下午1点多,选手陆续进场。孩子们坐在选手区,有的聊天,有的拿出单词表复习。家长区听到最多的是关于小升初的话题,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到了2点钟,比赛开始。先是初级组,即低年级组,也就是小学一二年级组的比赛。不过比赛一开始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中国孩子学英语,基本都是按着标准伦敦英语来学,而拼字大赛是美国拼字大赛,考官是美国人,美国英语的味道非常浓,就像一个外国学生参加中文大赛,学习的是普通话,而考官却是赵本山,使用东北口音来考试。所以一二年级的小孩一下子就有懵了的。

很快,一轮下来,初级组前十名参加下一轮全国决赛的就诞生了。

主持人还请一位大赛的组织者高博士给在场的选手和家长讲解了拼字大赛的相关背景和参赛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大赛主办方和赞助公司代表为低年级组入围选手颁奖。

接着,是高年级组选手上场。

而高年级组可就竞争激烈了,因为这些孩子各个英语水平都不错,范围内的单词基本上都会。将近40名选手,第一轮只下去三两个,三轮下来,还有20多个孩子坚持在台上。


后来,选手们累了,连考官也累了,中间休息10分钟。主持人说早就注意到一位家长从头到尾都很认真,很有参与感,要请他讲几句。就在俺看是哪位家长时,主持人却朝俺走来。俺心里说,主持人简直真是慧眼识英雄,一眼就看出俺相貌堂堂,不是凡人。俺当仁不让,说了几句鼓励选手的话。
休息完,比赛继续进行。因为选手们水平不相上下,考官就拿出一些连英美人都不一定知道、更不在范围内的生僻单词难为孩子们。我旁边的家长我听出来了,有外企的员工,有英语教师,连他们都不知道这些单词的拼法。结果下一轮,只有两个孩子拼队。接着不得不在这一轮没有对的孩子中再选拔参加下轮比赛选手。一连紧张的四轮比赛,才选出前10名。虽说俺阿德没有进入前十,但是俺觉得非常自豪。阿德是所有孩子中拼字最清楚,吐字最有力度,而且不会的单词敢于尝试拼出来,结果还能蒙对90%,我觉得阿德最优秀。
最后,是颁奖活动。俺就用照片说话吧。




尽管阿德没有入围前十,但是表现出色,组织比赛的巧口英语的老师特意拉阿德去合影,尽管没有说什么,但是肯定心里特别遗憾,因为阿德可以代表一种敢于拼搏、敢于尝试的中国精神,同时也是美国精神啊!参加比赛对于阿德来说,不仅仅是重在参与,而是在这样大型的比赛上,依然敢于毫不紧张地展示自己,积累了大赛经验,增强自信,这是最主要的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