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中国式过马路”

(2012-10-18 23:18:11)
标签:

中国式过马路

德胜门箭楼西

杂谈

分类: 风物杂谈

    如果你骑自行车,从德胜门外大街,在德胜门箭楼西侧,到德胜门内大街,要过一条从德外大街到新街口豁口的马路。这条马路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在箭楼西侧放一个红绿灯,也没有行人和自行车过马路需要的斑马线。(慎重起见,发此文的当天我特意观察,发现斑马线还是有的,就是汽车太多,给遮掩的严严实实,而且汽车到此,从来不减速。)

    所以,此处是“中国式过马路”最典型的地方。汽车一般是不会给行人和自行车让路的,所以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必须等等着过马路的人多了,一同从车缝里“趟”出一条路。

    每天清晨,我都要骑着自行车,在此有一次寻找机会过马路的经历。我必须等够至少两个一同过马路的人或者骑自行车的人,看准车速不太高的时机,等前面一辆车开过去,后面一辆车估计不敢撞我们,就赶紧冲过去,在车缝里冲过去。

    每次过了这个马路,都有一种成就感,有杀出重围的成就感。

    这就是我的“中国式过马路”,并不是我素质低,而是修建马路的时候,人家根本没有考虑到给我留下过马路的机会啊。

    如果开汽车的人,都能考虑到行人或者骑自行车人,把路让他们先行,那么,人们也不会急着“聚众”过马路。

    所有交通行驶中,步行者和骑车者是最弱者,最弱者只有集中起来,才能达到自己的诉求。这就是“中国式过马路”。而此事也告诫强势群体(就像开车的人),千万不要以势压人啊。同时,此事也给有权指定规则者一个警示,就是要无论如何,都要给弱势群体一条出路,不然让大家聚集起来自己找路,就不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